心理小知识|拆屋效应

隔热额心理 2025-03-31 12:56:32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 🔍在先提出很大要求后,再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则容易被人接受,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 · 💡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假扮工作人员,到大学校园里去问大学生们是否愿意陪一群少年犯去参观动物园,并要与那些少年犯一起在公共场所待好几个小时,也没有任何报酬,绝大部分人(83%)都拒绝了这个请求 · ⬇️于是,罗伯特转变思路,在邀请之前,他先提出了一个更大的请求:在至少两年的时间里,每周花2个小时的时间为少年犯们提供咨询服务。在他们拒绝了那个请求之后,才提出了这个小一点的、参观动物园的请求 ↗️这一次,由于参观动物园的请求是以让步的形式提出来的,成功率明显地提高了,答应去动物园的学生人数是原来的3倍 · 💫现实生活中,拆屋效应也十分常见: 在谈判时,先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要求,然后慢慢地让步,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买东西砍价的时候,先给一个较低的价位,然🔸️后慢慢往上加,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价位; 🔸️要想让别人帮忙,首先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讨价还价之后达到自己的目的…… · 那么我们如何合理地应用“拆屋效应”呢? ✔ 提出要求时要大胆开口。在这个相对离谱的要求的衬托下,你的真实要求就由于显得合理而易被接受 ✔ 要有自己的底线。这个底线即自己的真实目的,在双方之间起到缓冲作用 ✔ 让对方进行对比。面对两个选择,人们常常会进行对比,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个,这时,你就要暗示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 不给对方缓和的机会。双方对峙时,最重要的是气势,不给对方任何缓和的机会,便是自己气势的展现 · ⚠️注意的是,运用拆屋效应时,不要忘记了给对方开一扇“天窗”,当想要给对方提出一个难以接受的要求时,可以尝试提出另外一个更难以接受的要求。但“拆屋”拆得太过火的话,对方就不会与你有下一步沟通,“开天窗”的计划也会随之泡汤 · 谢谢你来到我的空间🙆‍♀️ 你的喜欢、点赞、收藏和关注💕 都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