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九年,一天深夜,落第举人和恩师的寡妇儿媳妇私奔,之后举人过着一夫两妻的生活。

史争在旦夕 2025-11-28 18:17:55

咸丰九年,一天深夜,落第举人和恩师的寡妇儿媳妇私奔,之后举人过着一夫两妻的生活。没想到,不久后,举人得知这个妻子的丈夫竟然还活着! "畹香,快些!"杨鼎来低声催促,手心沁出细汗。 而查番香回头望了一眼生活多年的潘家大宅,之后就毫不犹豫地跟上他的步伐。 夜色中,这对男女悄然消失在巷弄深处。 然而他们不会想到,这次私奔不仅将改变几个人的命运,还会在姑苏城里掀起一场风波。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在道光二十五年的姑苏城查家大院里,那会7岁的查番香和8岁的杨鼎来正在玩捉迷藏。 这两家是邻居,孩子自幼一起长大,说是青梅竹马也不为过。 而且两人打小就关系好的很。 "鼎来哥哥,我爹说女孩子不能老是往外跑。"小畹香撅着嘴说。 但是杨鼎来满不在乎:"怕什么,等我考中状元,就娶你过门!" 虽然孩童戏言,但是却种下情根。 这个查家是盐商世家,杨家虽也是书香门第,但家道中落。 畹香自幼许配给世交潘家的公子潘祖同,这是盐商与官宦之家的联姻。 而随着年龄增长,两个少年情愫暗生,却碍于礼法不得不保持距离。 之后的日子杨鼎来发愤读书,盼望有朝一日能配得上畹香。 而畹香则常常倚在窗前,望着杨家院落发呆。 希望他的意中人能早日考上状元,身披红花,胯下大红马,锣鼓喧天的来迎接她。 "妹子,别再想杨家小子了。" 畹香的母亲劝道,"潘家是官宦人家,潘公子已是秀才,前途无量。" 虽然她的人不得不接受家里的安排,但是他的心不可以。 就这样一直等到她15岁的的时候,意中人还是没来,可她并没有放弃。 在查番出嫁那天,杨鼎来站在人群中,看着花轿远去,拳头紧握。 发誓一定要夺回自己的爱人。 婚后,查番香随丈夫潘祖同赴京。 而这个潘祖同才华出众,不久入选翰林院,少年得志。 此时的杨鼎来科举失利,名落孙山。 最后在咸丰五年,杨鼎来也不得不娶妻成家,但却始终忘不了查番香。 他借口游学,前往京城,并通过关系拜在潘祖同父亲潘老爷门下。 在潘家,杨鼎来与查番香重逢。 昔日玩伴已是官家夫人,但眼中仍有旧情。 "鼎来哥哥,往事已矣,何必执着?" 查番香在花园偶遇杨鼎来时轻声相劝。 杨鼎来苦笑:"我只想偶尔能见你一面。" 然而命运弄人。 咸丰七年,潘祖同卷入科场舞弊案,被革职发配边疆。 不久传来死讯,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查番香成了寡妇。 潘祖同"死后",杨鼎来往潘家更勤了。 他安慰老师,也借机接近查番香。 一天夜晚,杨鼎来买通丫鬟,潜入查番香房间。 "畹香,跟我走吧!潘家如今视我如仇敌,你留在这里只会受气。" 查番香犹豫:"我可是潘家媳妇,私奔会毁了你前程。" "什么前程!科举我已心灰意冷。 只要你我相守,粗茶淡饭也甘心。" 最后在杨鼎来的软磨硬泡下,查番香终于点头。 于是有了咸丰九年那个深夜的私奔。 杨鼎来带着查番香回到家乡,原配妻子虽不满,但也只能接受。 就这样三人过着奇特的一夫二妻生活。 然而谁承想在半年后,消息传来:潘祖同没有死! 而他当年染病被误报死亡,实则痊愈后仍在边疆服役。 后来潘家得知查番香私奔,勃然大怒。 于是潘老爷联合门生故旧,发誓要让杨鼎来永无出头之日。 "鼎来,放弃科举吧。"查番香忧心忡忡,"潘家势大,必定从中作梗。" 杨鼎来却倔强:"我偏要考给他们看!" 三年后春闱,杨鼎来改名换姓,变换字体应试。 放榜之日,他竟高中进士! 原来他早料到潘家会认字拦阻,苦练新字体。 而这一招,让潘家门生措手不及。 但此时的杨鼎来心灰意冷,不愿为官,回乡开馆授徒。 查番香也收女学生,夫妻二人并肩教学,成为当地佳话。 可惜好景不长,查番香五十岁时一病不起。 临终前,她拉着杨鼎来的手:"这辈子,负了潘家,负了你原配,只求来生清清白白嫁你。" 杨鼎来老泪纵横,写下挽联:"前世孽缘今世了,他生未卜此生休。" 杨鼎来终身未再赴任,潜心教学直至终老。 每年清明,他总要在查番香坟前独坐终日。 而那段咸丰九年的夜奔,成为姑苏城一段传奇,让人唏嘘命运弄人,造化无常。 主要信源:(《民间故事》)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史争在旦夕

史争在旦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