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天高地厚的黄循财盲目站队,新加坡恐被连累! 台海媒体人帅化民先生建议,抛开马六甲海峡另辟水路,泰国立马将喜极而泣。他直言,如今的中方早已不是过去的中方,完全有能力重塑整个亚洲的地缘形势,只要下定决心,新加坡的航运枢纽地位随时可能被边缘化。 过去李光耀、李显龙父子处理与中方的关系向来谨慎克制,从不多言妄议,正因为这份务实,新加坡在中方市场赚得盆满钵满,至今累积的相关收益粗估已近万亿。 黄循财上台后的路线却彻底跑偏,在涉及日本言论上拉偏架,劝我们放下历史仇恨,全然不顾新加坡“靠地缘吃饭”的根本。要知道,中方早已布局多条绕开马六甲海峡的通道,根本无需依赖新加坡。 2025年7月开通的“郑和号”海公铁联运班列,从昆明出发经老挝直达泰国拉廊港,再衔接海运至印度洋沿岸国家,比走马六甲海峡缩短1700公里航程,时效提升50%以上,这条通道已稳定运营数月。 更关键的是,泰国耗资2850亿元的克拉陆桥项目,2025年已启动招标施工,建成后能直接连通太平洋与印度洋,让全球38万亿美元贸易绕开马六甲,新加坡将失去30%的航运业务。 中方与东盟的贸易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25年前10个月双边贸易额达8627亿美元,连续5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份繁荣根本不需要新加坡中转。 中老铁路截至2025年9月已运输货物6760万吨,昆明至泰国的货运成本大降30%-50%,这条“黄金通道”让区域贸易直接绕开新加坡节点。新加坡过去的优势,本质是中方出于合作诚意的默许,而非不可替代。 李光耀父子深知,新加坡的生存根基在于平衡各方关系,而非盲目站队。如今黄循财的冒进,相当于亲手放弃中方给予的发展红利。 当中方的通道网络持续完善,泰国陆桥、中老泰铁路相继成型,新加坡的地理优势将荡然无存。 那些靠中方市场盈利的新加坡企业,那些依赖中转业务的港口经济,终将为这份“不知天高地厚”的决策付出代价,曾经的繁荣可能在区域格局重塑中快速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