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本露出狰狞,别再做两件事了: 其一,别再算经济账了,什么海产品,旅游,航班……人家都说危机存亡了,咱们还打算盘?! 其二,别再鼓噪日本国民反对高市早苗了!日本正在上刺刀,我们应该亮剑了!善良的人啊,不要再对敌人抱有幻想了! 高市早苗在国会里公然把 “台湾有事” 和日本的 “存亡危机事态” 绑在一起,说白了就是借着台海问题找借口,要让日本突破战后的军事限制,从一个名义上的和平国家往 “可战国” 的方向推。 她上台之后,修宪的步子越迈越快,还在琢磨着改安全文件,甚至想删掉 “无核三原则” 里 “不引进” 的条款,允许美军把核武器带到日本,防卫费也是一涨再涨,这些动作哪一个不是在为军事扩张铺路? 日本现在已经不是偷偷摸摸搞动作,而是明着把刺刀亮出来了,嘴里喊着危机存亡,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强军扩武找正当性,这种时候咱们的注意力要是还停留在经济账上,就真的拎不清轻重了。 总有人盯着海产品进口量、赴日旅游人数、航班班次这些数据,算着少赚了多少、损失了多少,可你有没有想过,当日本把军事力量部署到西南诸岛,把远程打击能力的范围划到咱们腹地,这些经济上的数字在国家安全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人家都在为可能的冲突做准备,咱们还在纠结贸易顺差逆差,这不是拿芝麻换西瓜吗?经济合作的前提是双方都守规矩、讲底线,现在日本连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都在破坏,连一个中国原则都想打折扣,这种时候谈经济合作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那些所谓的经济损失,和领土主权、国家安全比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事,现在还在纠结这些数字涨跌,就是没看透眼前的危险,把短期利益放在了长远安全之上,这是真的糊涂。 再说说鼓噪日本国民反对高市早苗这种想法,更是找错了方向,你以为这是她个人的想法?根本不是,从安倍晋三时期通过《新安保法》解禁集体自卫权开始,日本的安保政策就已经在跑偏了,高市早苗不过是把这种跑偏的速度加快了而已。 她在国内喊 “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一方面是给强军扩武造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拉拢保守派选票,稳固自己的位置,这是日本国内的政治博弈,但核心方向是整个日本右翼势力共同的诉求,就算没有高市早苗,也会有别的政治人物出来推动这些事,因为日本国内的历史修正主义已经抬头,再军事化的倾向已经很明显了。 咱们鼓动日本国民去反对她,本质上是把问题聚焦在了某个人身上,却忽略了日本整个战略方向的转变,这是在避重就轻,浪费精力。 日本现在做的所有事,都是在构建对华的结构性压力,从文件里把中国定义成 “最大战略挑战”,到智库反复模拟台海冲突,再到在西南诸岛部署导弹部队和电子战部队,这些都是系统性的布局,不是换个首相就能改变的。 咱们的目光应该放在这些实质性的威胁上,而不是去掺和日本的内部政治斗争。那些觉得只要日本国民反对,高市早苗的政策就推不下去的想法,纯粹是一厢情愿,是对日本的政治现实缺乏基本认知。 日本的强硬路线已经成了政治正确,温和派的空间被压缩得越来越小,这种时候寄希望于日本国民的反对,和寄希望于敌人良心发现没什么区别。 善良不是错,但用错了地方就是对自己人的不负责任,咱们总觉得以和为贵,总想着留有余地,可日本根本不领这个情,反而把咱们的克制当成软弱。 2025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这个节点上高市早苗还在鼓吹危险言论,就是明着无视历史教训,明着挑战咱们的底线,这种时候再抱有幻想,觉得靠经济捆绑就能拉住日本,觉得靠舆论施压就能改变日本的政策,都是自欺欺人。 日本正在上刺刀,这个时候咱们最该做的就是丢掉那些不切实际的念头,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实力建设上,经济账可以算,但得放在国家安全的大前提下来算;日本的内政可以关注,但不能搞错了自己的立场和重点。 咱们要清楚,面对已经露出獠牙的对手,只有自己手里的剑足够锋利,才能真正震慑住对方,别再纠结那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别再对敌人抱有任何幻想,认清现实,做好准备,这才是当下最该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