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了!甘肃一位七旬老人被判定“脑死亡”,子女们偏不信这个邪!咬牙花4万包下救护车,跨越1800公里直奔西安。当时老人已出现脑疝,女儿:“我不想这样再把妈妈拉回去,请你再试试!”最终奇迹发生,老人恢复了自主意识! “我不想这样再把妈妈拉回去,请你再试试。” 这句话,是甘肃张阿姨的三个子女在西安医院里,对医生说的。当时,75岁的张阿姨躺在救护车上,刚完成1800公里的长途转运。当地医院已经委婉地表示“希望不大”,甚至提到了“脑死亡”这样的字眼。可子女们就是不信这个邪。 事情要从张阿姨突发脑出血说起。那天晚上,她突然头痛欲裂,随后陷入昏迷。送到当地医院后,CT显示颅内大面积出血。医生连夜手术,但术后情况依然不乐观。 “病人的脑组织损伤太严重了。”主治医生的话说得很委婉,但意思大家都明白。医院甚至建议家属“做好最坏的打算”。 三个子女在医生办公室外商量了一整夜。老大说:“妈这辈子没享过什么福,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老二翻看着手机里母亲的照片,一言不发。最小的女儿擦着眼泪:“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试。” 他们做出了一个在旁人看来近乎疯狂的决定:包一辆救护车,把母亲送到西安的大医院。 这不是普通的转运。救护车要穿越戈壁滩,翻过秦岭,全程1800多公里。车上配着呼吸机、监护仪,还有随车医生和护士。这一趟,光路费就要四万多,还不包括后续的治疗费用。 “这笔钱可能是打水漂。”大哥在家族会议上说得很直白,“但如果我们不试,这辈子都会后悔。” 一路上,救护车在高速上飞驰,子女们的车紧紧跟在后面。每到服务区,他们都会跑上前,隔着车窗看看母亲。护士偶尔会下车通报情况:“血压还算稳定,但瞳孔反应还是不太理想。” 到达西安医院时,已经是第二天深夜。急诊科的医生检查后,眉头紧锁:“情况比想象的还要严重,已经出现脑疝了。” 就是在这个时候,女儿说出了开头那句话。 接诊的神经外科主任后来回忆:“当时患者的情况确实很不乐观。但家属的坚持打动了我。他们说,‘我们跑了这么远,不是来听坏消息的,是来求你们想办法的’。” 医院立即组织了多学科会诊。专家们发现了一个关键的转机:由于患者年龄较大,脑组织有了一定程度的生理性萎缩,这反而为出血后的脑组织争取到了宝贵的代偿空间。这个发现,让医生看到了手术的希望。 “有希望,但风险很大。”主任在手术前如实告知。 “我们相信你们。”子女们的回答出奇地一致。 手术进行了整整六个小时。当主任走出手术室,说出“手术顺利”四个字时,守候在外的子女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术后的恢复同样充满挑战。张阿姨在ICU住了整整一周,子女们就在医院附近租了个小房子,每天轮流守在医院。第三天,当张阿姨第一次恢复自主呼吸,不再需要呼吸机支持时,护士长忍不住跑来报喜:“阿姨醒了!” 这句话,让兄妹三人抱头痛哭。 一个月后,张阿姨已经能在家人的搀扶下慢慢行走。虽然动作还不太利索,但每次康复训练,她都格外认真。 “我要好好恢复,”她说,“孩子们为我付出了这么多,我得争气。” 这场生命的接力,花光了子女们的大部分积蓄,但他们从未后悔。女儿说:“钱没了可以再赚,妈只有一个。” 主治医生在出院前的最后一次查房时说:“这个奇迹,是你们做子女的坚持换来的。如果你们当初放弃了,或者在转运途中出了任何差错,都不可能有今天的结果。” 只能说,生命的韧性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但这份韧性需要不放弃的爱来唤醒。当医学遇到瓶颈时,亲情有时能打开另一扇门。 而张阿姨的奇迹不仅仅属于一个家庭,它提醒着我们:在看似绝望的绝境中,那些不认命、不服输的坚持,本身就是希望的一部分。这个世界每天都在上演生老病死,但也总有人在创造着不可能。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到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 正能量感人家人治病 信息来源: 大象新闻 |《11月25日 陕西西安,7旬母亲被判“脑死亡”,仨子女不放弃 毅然包下救护车,历经1800公里四城转运 终获救,医生:家属的坚持创造了救人的可能》 文|沐琨 编辑|南风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