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动真格了!不再打嘴仗了! 这件事得从11月23号那天说起,中国海事局通过大连海事局发了个正式通告,明确说了从当天下午4点开始,到12月7号下午4点,整整两周时间,渤海海峡和黄海北部的一块海域要执行军事任务,任何船只都不能进。 通告里把禁航的范围画得清清楚楚,用四个精确到分的坐标点连起来,正好框住了渤海海峡最核心的水域,那地方一边连着渤海,一边通着黄海,是北方海域的关键通道。通告发出去没两天,北海舰队就正式进场了。 这地界可不是海边随便一块野滩涂,渤海海峡这地儿素有 “京津门户” 和 “渤海咽喉” 的说法,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夹着它,是渤海唯一的出海通道,南北相距 105 公里,里面的老铁山水道更是国际航线的必经之路,平时商船、客船挤得像早高峰的马路。 那四个坐标—— 连起来就是个 800 平方公里的多边形禁区,平均水深 40 米,简直是为潜艇活动量身定做的 “训练场”,这精度可不是随手画的,分明是算准了每一寸海域的战略价值。 别以为这只是常规的 “海上封路维修”,跟今年 8 月那回 7 天的演练比,这次时间直接翻了一倍,去年 9 月的辽航警 335/24 虽然划了 7 个区域,但都是小范围零散分布,这次直接锁死核心水道,光从时长和范围就能看出,绝对不是走过场的花架子。 而且官方特意用了 “执行军事任务” 的说法,没提 “演习” 二字,这俩词的差别可大了,前者更像是针对性的实战预演,说白了就是照着真情况练,不是摆给人看的套路活儿。 能让海事局下这么大决心封航两周,北海舰队的排场自然小不了。作为拱卫京畿的海上劲旅,这回进场的可是实打实的硬核装备:辽宁舰航母带头,055 型万吨驱逐舰、052D 驱逐舰跟着护航,水下说不定还藏着能发射巨浪 - 2A 潜射导弹的 094A 型核潜艇,天上有歼 - 15 舰载机、运 - 8Q 反潜机来回巡逻,形成了天上地下水里的立体作战网。 有卫星拍到连福建舰编队都来了,模拟鹰击 - 18 反舰导弹饱和攻击,陆基的鹰击 - 12 岸舰导弹更是把这片海域全覆盖,火箭军还凑了热闹,夜里导弹车起竖,烈焰划破长空,解说词里那句 “大子弹,量大管够”,比任何外交声明都有劲儿。 这动静大到连隔壁日本都坐不住了,禁航当天就派了 8000 万美元买的 “海上卫士” 无人机来刺探,那玩意儿翼展 24 米,能飞 35 小时,10 公里外能看清船的型号,结果返程降落时直接摔在北九州机场,螺旋桨弯了,起落架塌了,碎片撒了 10 多米远,活脱脱演了一出 “偷鸡不成蚀把米”。 说起来也巧,这时候美日韩刚在 11 月 3 号搞完联合空演,美国 B-1B 轰炸机、韩国 F-15K 战斗机、日本 F-2 战斗机全凑齐了,还把能打 1500 公里的 Typhon 导弹系统运到了日本基地,摆明了是在挑衅。 这么一看,咱们这 14 天的军事任务,就是精准回应 —— 你秀肌肉,我就亮真家伙。 禁航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11 月底的渤海和黄海北部正赶上冷空气活跃,海浪能飙到 2.5 到 3.5 米,但这反而成了实战化演练的好机会,正好检验装备在复杂海况下的性能,毕竟真打起来可不会等风平浪静。 这两周里,航运圈更是忙得脚不沾地,烟台港每年 275 万人次的客运、74 万辆的滚装车都得绕路,货船多走几十海里,燃油成本蹭蹭涨,冷链食品和紧急零部件的货主急得跳脚,码头堆场挤得满满当当,调度员的电话快被打爆了。 能让这么重要的黄金水道 “停摆” 两周,要是没点真东西要练,谁愿意费这劲。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片海域还是斑海豹的核心繁殖地,东亚 - 澳大利西亚候鸟的迁徙通道,划定禁区时特意避开了生态敏感区,坐标连得又规整又精准,既不耽误练兵,又尽量少影响生态,这细节里藏的全是底气 —— 不是慌慌张张的临时起意,而是早有谋划的从容布局。 从北海舰队的装备阵容,到对航运和生态的周全考虑,再到对外部挑衅的精准回应,这 15 天的军事任务从头到尾都透着股 “不玩虚的” 的劲儿,比任何口头警告都管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