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特朗普说话经常赤裸裸,但他这次就俄乌停战面对记者问“俄罗斯能做什么让步?”,他的回应是一句大实话:“他们最大的让步就是停止战斗”——这属于脱光了说话了。 特朗普这话听着糙,却把战争那点最本质的道理扒得一干二净,所谓 “停止战斗就是最大让步”,压根不是什么新鲜论调,而是人类几千年来打仗最实在的规矩 —— 毕竟战场上的优势从来不是摆设,占着上风的一方但凡按下暂停键,本质上都是放弃了本该到手的更多好处。 打仗这事儿说到底就是抢利益的硬手段,优势方手里的筹码从来都是打出来的,要么是地盘,要么是话语权,要么是让对手割地赔款的资格。就拿 1967 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来说,以色列把 “优势方停火即让步” 演得明明白白。 当时阿拉伯联军总兵力 32.8 万,作战飞机 576 架,坦克四千多辆,看着比以色列的 25 万人马、286 架飞机气派多了。结果以色列玩了把闪电战,早上 7 点多出动飞机炸机场,三个小时就把阿拉伯国家 451 架飞机炸得只剩残骸,地面部队更是一路平推,6 天就占了约旦河西岸、西奈半岛等 6.57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差不多是自己原有国土的三倍。 那会儿以色列伤亡才 983 人,阿拉伯国家那边伤亡被俘加起来超过 6 万,光是难民就冒出 50 万,战场主动权牢牢攥在以色列手里。要是接着打,埃及、叙利亚这些国家恐怕得丢更多地盘,但以色列见好就收宣布停火,这哪是停火,简直是把到嘴的肥肉又吐了回去,说是最大让步一点不夸张。 再往前数到 1962 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的操作更能说明问题。当时印度军队在边境挑事,结果被我军一顿反击打得溃不成军,不光歼灭敌人 5000 多人,还生擒了印军第七旅旅长达维尔准将,总共抓了 3212 名俘虏,其中光校级以上军官就有 50 多个。 按照印度国防部后来的报告,他们光死亡和失踪就超过 3000 人,还有几千士兵被困在原始森林里差点饿死。而我军在军事上完全占优,已经控制了关键战略要地,继续推进毫无压力,但就在 11 月 21 日突然宣布停火,第二天就全线停止进攻,还主动撤回到之前的实际控制线内侧 20 公里。 要知道那会儿不少印军还被包围着,压根不知道已经停火,这种手握绝对优势却主动踩刹车的操作,不是最大让步是什么?毕竟再打下去,印度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 朝鲜战争里联合国军的表现也透着这层逻辑。1953 年签字停火的时候,联合国军手里的牌可不算差,光是美军就占了 “联合国军” 总兵力的 90% 以上,还有 15 个国家跟着凑数,装备更是甩开中朝军队几条街。 上甘岭战役里,他们在不足 4 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投了 5000 多枚炸弹,打了 190 多万发炮弹,虽说没拿下阵地,但整体火力优势一直没丢。要是真硬着头皮打下去,他们有的是弹药和兵源,可最终还是坐下来签了停战协定。 要知道之前麦克阿瑟还喊着 “圣诞节前结束战争”,想一路打到鸭绿江,最后却只能接受以三八线为界的对峙局面,这其实就是放弃了继续推进的企图,对占尽装备优势的联合国军来说,停火就是最实在的让步。 再看现在的俄乌冲突,2024 年的战场态势早就把这道理摆得清清楚楚。俄军靠着国内军工产能发力,年初挫败乌军反攻后一路推进,拿下了阿夫杰耶夫卡、恰索夫亚尔这些重镇,直逼波克罗夫斯克,在乌东阵地战里稳稳占着主动。 反观乌军,得靠西方援助才能撑着,所谓的 “反攻” 没拿到多少好处,后来只能转入战略防御。这时候要是谈停火,俄军等于放弃了继续扩大控制区的机会,毕竟他们的炮火正对着乌军的战略要地,再推一把就能拿到更多谈判筹码。特朗普说 “停止战斗就是最大让步”,说白了就是看透了这点 —— 战场上占优的一方,每多停火一天,就等于少拿一天的利益。 人类打仗几千年,从来都是这个路数。要么是两边打得精疲力尽,谁也赢不了谁,只好坐下来谈;要么就是占优势的一方觉得 “差不多了”,主动停下脚步,而这停下的每一步,都是放弃了本可以用枪炮换来的利益。别觉得 “让步” 就得是割地赔款、低头认错,在战场上,能攥着优势却不继续打,本身就是最昂贵的让步,特朗普不过是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