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是本事,把病人留住是艺术?”阜阳一处卫生院的标语火了! 网友调侃:咋滴,还想留我在院里过年啊? 这句挂在医疗机构墙上的话,刺痛的不仅仅是网友的幽默神经,更触及了一个我们不得不直面的核心问题:我们的健康,竟然成了需要被“艺术性留住”的客源? 说真的,我也是头一次见到把提高病床使用率说得那么清新脱俗的。 医疗的初心,是“留住病人”还是“治愈病人”? 把病人留住这五个字背后,又是一种怎样的价值导向? 一个理想的医疗体系,难道不应该追求让民众少生病,最大程度地减少与医院打交道的次数吗?可为什么这句话,却隐隐将“病人停留”视为一种值得追求的“艺术”? 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其背后的考核标准究竟是什么?当医疗的目标从“治愈”变成“留住”,我们还能否信任医生的每一个建议? 对于患者而言,最大的愿望就是“治好就走,再也不来”。医院又不是什么风景名胜区,干嘛要留住? 如果把“留住病人”奉为艺术,那么这是否会无形中鼓励小病大治,去延长不必要的住院时间? 我们不是怕被温暖的关怀留住,而是担心被一种隐形的商业化所“套牢”。仁术不该被“艺术”给取代。 自古以来,中国强调的是仁爱之心与精湛技术的统一。医患关系,本质是信托关系,是生命相托的信任。 也许这句标语的本意只是想强调人文关怀和医疗服务的温度,但一句能引发全民质疑的标语,正是因为它无意中戳破了某些医院过度市场化,以及公众对于医疗体系商业化的焦虑。 民众真正期待的,不是能把病人“留住”的医院,而是用负责的态度让人安心托付、健康离去的地方。 说真的,这句标语看着别扭,建议还是换了吧!大家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