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突然宣布了最新立场:日本是东南亚最受信赖的大国,并希望

奇幻葡萄 2025-11-26 17:43:22

果不其然。新加坡总理黄循财突然宣布了最新立场:日本是东南亚最受信赖的大国,并希望中日给争端降温。 日本防卫省与菲律宾国防部的磋商却在马尼拉悄然提速——首批海岸警卫队巡逻船的交付协议已进入最后签署阶段,北部吕宋岛的联合训练基地选址也基本敲定,甚至有日媒披露双方正探讨“南海联合巡航”的具体路线。 这种“一边喊降温、一边加柴火”的操作,让黄循财的表态显得格外微妙。 就在黄循财发声前48小时,中日半导体出口管制磋商在北京陷入僵局,双方代表离席时甚至没有常规的礼节性握手;钓鱼岛海域,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连续三天试图闯入中方巡航线,海空对峙的无线电记录片段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这些场景拼凑出的,正是当前中日关系的真实温度——从东海到芯片产业,从历史认知到区域规则,分歧早已不是“外交辞令”能掩盖的表层摩擦。 新加坡急着当“和事佬”,与其说是“中立调解”,不如说是为自己的生存根基焦虑。这个面积仅734平方公里的城市国家,既无油气资源,也无农业腹地,全靠马六甲海峡的航运枢纽地位和区域贸易网络维生。中日贸易额每波动1%,樟宜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就会相应变化0.8%;裕廊工业区的上千家日资企业,一旦因局势紧张调整供应链,直接影响新加坡3.2%的就业率。 但把日本捧为“最受信赖大国”,这步棋藏着更深的算计。 在新加坡的“大国平衡”逻辑里,东南亚不能只有一个“经济引擎”。日本作为东南亚第二大投资来源国,仅在印尼就有210亿美元直接投资,在越南的电子产业链占据40%份额;加上近年日本主推的“印太经济框架”与新加坡的“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高度契合,拉日本站台,既能对冲中国在RCEP中的影响力,又能向华盛顿释放“不选边但防单边”的信号。 只是日本显然没接这个“降温”的茬。 自2023年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后,日本正以“应对中国威胁”为名加速安保扩张,而菲律宾吕宋岛的军事基地,向北可辐射台海,向西能钳制南海,恰是其“印太战略支点”计划的关键一环——这哪里是“增进互信”,分明是把菲律宾绑上自己的“军事扩张战车”。 菲律宾的处境更像被架在火上烤。 马尼拉街头的抗议横幅已经说明了问题:“别为美国卖菲律宾的鱼”“大米换不来导弹”。小马科斯政府一面拿着日本提供的100亿日元“海岸安全援助”,一面不得不面对农业部的数据——中国市场占菲律宾香蕉出口的38%,一旦贸易受限,棉兰老岛的数十万蕉农将直接失业;巴拉望岛的渔民协会上周刚致函总统府,要求停止“联合巡航”计划,“我们不想像2016年那样,为了政客的面子饿肚子”。 黄循财的“降温”呼吁,为何在东京和马尼拉遇冷? 日本需要的不是“降温”,而是借东南亚的紧张局势突破“专守防卫”;美国则乐见盟友在南海“牵制中国”,前不久刚宣布向菲律宾追加3亿美元军事援助——这盘棋里,新加坡的“平衡术”更像个被忽略的注脚。 东南亚国家也不是都买账。印尼总统佐科的表态或许更代表东盟多数国家的心声:“我们不选边站,大国博弈不应让东南亚变成棋盘。”泰国总理斯雷塔也明确拒绝了美日提出的“联合巡逻”邀请,直言“泰国的安全不需要外人来定义”。 说到底,区域稳定从不是靠“捧一个压一个”能实现的。新加坡的焦虑可以理解,但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不断突破安保底线的国家身上,无异于与虎谋皮;日本想借菲律宾当“跳板”,菲律宾想靠外人壮胆,这种各怀鬼胎的合作,只会让东南亚的“安全碎片化”更严重。 真要给争端降温,日本该先把《和平宪法》的修订案收回去,停止在钓鱼岛的挑衅;美国该把“印太战略”的军事色彩擦掉,别再当“拱火专业户”。毕竟今天的亚洲,早已不是冷战时期可以随意划分势力范围的地方——谁还想玩“拉帮结派搞对抗”的老套路,最终只会被时代甩在身后。 当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艇开进苏比克湾时,黄循财口中的“最受信赖”,在马尼拉渔民的渔网和雅加达商人的订单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

0 阅读:2
奇幻葡萄

奇幻葡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