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私了500元,三年后被索赔16万!法院判赔12万:人性的贪婪,远比车祸更伤人

简单明月 2025-11-26 17:24:10

女子私了500元,三年后被索赔16万!法院判赔12万:人性的贪婪,远比车祸更伤人 “就轻轻碰了一下,检查也说没事,我以为这事就翻篇了。” 河南驻马店的刘女士怎么也想不到,2022年那次“好心私了”,会在三年后给她带来一场灭顶之灾。账户被冻结、收到法院传票、被索赔16万,一审判决还要赔付12万——这一切的起因,只是一次再轻微不过的交通事故。 那天下午,刘女士驾车时不小心蹭到了路人张某,车速慢到几乎没造成冲击。看着张某揉了揉腿,刘女士心里过意不去,当即提出带她去医院检查。医生反复检查后明确告知“无大碍”,可张某却执意拒绝CT,非要做两条腿的核磁共振。 刘女士没多想,乖乖掏了1000元检查费,又主动转了500元作为补偿。后来听说张某要去理疗,还额外转了200元油费,全程掏心掏肺,就想把事情妥善解决。张某当时也满口答应“这事算了”,可谁能料到,这竟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潜伏”。 三年间,双方毫无联系,刘女士早已把这事忘在脑后。直到2025年4月,一张法院传票突然砸在她面前。张某拿着长达119天的住院记录,索赔医疗费、误工费等共计16万元,声称三年前的碰撞导致她后续伤情恶化,需要长期治疗。 刘女士彻底懵了:当初检查明明没事,怎么三年后突然冒出这么久的住院记录?她提出做第三方司法鉴定,想证明伤情与车祸无关,可张某却屡次找借口推脱,这让她越发怀疑事情的真相。 更让人心寒的是,一审法院最终判决刘女士赔付12万,理由是核算了与事故相关的合理费用。可明眼人都能看出其中的蹊跷:真要是车祸导致的重伤,为何当时不及时治疗,非要等三年后才起诉?拒绝司法鉴定的背后,到底藏着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刘女士的遭遇,戳痛了无数善良人的神经。我们总以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有些人的贪婪,却会把你的善良当成可乘之机。你以为的“私了”是省事,在他们眼里却是“可长期提款”的漏洞;你付出的真心实意,最终却成了对方敲诈勒索的“把柄”。 法律或许会基于证据做出判决,但人性的底线不该如此廉价。张某的行为,不仅消耗着人与人之间仅存的信任,更给所有普通人敲响了警钟:不是所有的善良都能被善待,也不是所有的“大事化小”都能换来安宁。 现在刘女士已经提起上诉,正在筹备第二次司法鉴定。网友们纷纷为她发声:“这就是明晃晃的讹诈!支持反起诉!”“500元的善良,换来16万的贪婪,太让人心寒了!” 这件事远不止是一起交通事故纠纷,更是对人性的一次拷问:当善良被肆意践踏,当贪婪失去边界,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如果你是刘女士,会选择妥协还是硬刚?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也提醒身边人:涉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千万别轻易私了! 在电脑版上体验更高效的写作 →私了赔偿协议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简单明月

简单明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