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主席执政时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群众心情舒畅,大干社会主义热情空前高涨! 最让人难忘的是 1976 年,华主席在历史关键关头挺身而出,和叶剑英等同志一起果断粉碎 “四人帮”,把国家从混乱中拉回正轨。那时候大街小巷全是欢腾的人群,敲锣打鼓放鞭炮,老百姓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之前被 “四人帮” 搅得人心惶惶,生产停滞,粉碎他们之后,社会秩序一下子稳定了,干部群众终于能安心搞建设,这种国泰民安的踏实感,是多少人盼了多少年的日子啊! 经济发展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工农业生产像加了油的机器一样往前跑。就说工业,1977 年的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一下子增长了 14.3%,1978 年又接着增长 13.5%,两年时间里钢产量从两千多万吨涨到三千一百七十八万吨,增长了一半还多;原煤产量从四亿八千三百万吨冲到六亿一千八百万吨,铁路货运量也增长了三成多。 那时候工厂里灯火通明,工人师傅们加班加点都不觉得累,车间里的劳动竞赛天天搞,大家都憋着一股劲要把被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农业方面的成就更是看得见摸得着,华主席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在湖南担任领导时,就亲自指挥修建了韶山灌区这个大工程,十万湖湘儿女凭着肩挑手抬,只用十个月就建成了能灌溉百万亩农田的 “幸福渠”。 灌区的干渠、支渠加起来有上万公里,不仅解决了湘潭、长沙、娄底三市七县的灌溉问题,还能防洪、发电、供工矿用水,56 年来一直滋养着这片土地。 到了他执政时期,全国农业更是稳步发展,1978 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三亿零四百七十五万吨,比上年增产两千二百万吨,按人口平均的粮食占有量创下了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背后离不开华主席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大力支持,当年袁隆平同志搞杂交水稻试验,华主席把它列为全省重点研究项目,还请袁隆平在全省农业会议上发言,正是这种支持让杂交水稻后来能大面积推广,解决了多少人的吃饭问题。 老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日子越过越有滋味。1977 到 1978 这两年,全国农民从集体分得的平均收入增加了 17.7%,百分之六十的职工都涨了工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了 16%,市面上的东西越来越丰富,再也不是之前物资紧缺的样子。 1978 年全国建成的职工住宅面积达到三千七百多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三成多,不少家庭告别了拥挤的小房子,搬进了宽敞的新家。 医疗卫生方面也让人暖心,华主席在湖南工作时就大力推广农村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制度,让农民看病方便又便宜,湖南省的血吸虫病防治还取得了重大成就,多少人因此摆脱了病痛折磨。 那时候人民群众的热情真不是喊出来的,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修建韶山灌区时,民工们没有工资,只记工分,自带粮食上工地,住的是砖头垒的大通铺,有的甚至住猪舍,每天劳动补贴就 4 毛钱和 1 斤粮食指标。 天寒地冻的冬天,他们打赤脚穿草鞋施工,梨树塘会战中硬是用锄头洋镐挖开一座大山。女英雄戴冬桂三推婚期,民工左罗生连续十个月没请假,大年初一就有一万多人主动出工,非受益区的群众也赶来帮忙,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因为大家相信跟着华主席、跟着党,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1976 年唐山大地震后,华主席立刻组织抗震救灾,亲自带队赶赴灾区慰问群众,调动各方力量支援重建,灾区人民在他的鼓励下,凭着顽强意志重建家园,那种万众一心、共渡难关的场景,至今想来仍让人感动。 华国锋主席的一生,真的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从抗战时期投身抗日游击队,在山西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领导土地改革、组织群众参军支前; 从南下湖南主持地方工作,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到进京主持中央工作,粉碎 “四人帮”、稳定国家大局,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以身作则,深入生产第一线,和群众同甘共苦,被毛主席评价为 “讲老实话,是老实人”。 那些年的好日子,那些实实在在的变化,经历过的人都不会忘记。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心情舒畅,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这就是华主席执政时期最真实的写照。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已经深深印在历史丰碑上,永远活在老百姓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