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那边搞出个“AI创世纪”,中国转头就去找“地球2.0”——这俩事儿撞在一块儿,简直像商量好似的。一个往虚拟世界里猛扎,一个往宇宙深处探头,你说这算不算是人类面对未来时的两种性格? 特朗普签的那个“创世纪计划”,架势挺唬人,号称要用AI重构整个科研体系,阵仗快赶上当年的曼哈顿计划了。说白了,就是赌人工智能能在实验室里炸出下一个工业革命。而中国呢,直接把望远镜对准太阳系外,想捞一颗和地球差不多大、温度刚好的行星。这感觉就像一家人商量着要不要换个新房子,结果一个说“咱们把老房子重新装修成智能豪宅”,另一个说“不如去找个新星球盖个别墅”。 两条路看似不冲突,骨子里却藏着不同的焦虑。AI路线透着点急不可耐,总觉得现有科技树爬得太慢,得用算法暴力破解;寻找第二地球反倒有种农耕文明式的耐心——地方不够了?咱就开荒去。一个在拼效率,一个在拓空间,这两种思路其实早就刻在各自的文化基因里。 但问题就在于,AI再厉害也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真能突破人类思维的天花板吗?搞不好只是在用光速重复我们的老路。而找新地球这事儿,听着浪漫,实际比大海捞针还难,短期内纯属理想主义烧钱。不过话说回来,人类哪次大跨越不是从“看着不靠谱”开始的? 现在最有趣的是,这两条路线迟早会交汇。假如真找到了“地球2.0”,难道靠火箭慢慢运人?到时候还得靠AI设计星际飞船、维持生态循环。反过来,AI若真想突破物理极限,说不定也得去外星挖点人类想不到的能源。所以你看,这俩计划表面各走各路,暗地里却在互相递纸条。 押注未来从来不是单选题。但眼下这种分工挺有意思——有人埋头造“虚拟大脑”,有人仰脸找“实体家园”,这种分工本身就像一场跨越太平洋的默契实验。成败暂且不论,光是这种并行的探索姿态,就比冷战时期那种非要争个你死我活的架势健康多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婚姻是喜欢重要,还是适合更重要 你认为日本会撤回涉台错误言论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