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宣布了 ​​​​​​​​​11月26日白宫记者会上,

高格风和 2025-11-26 12:27:22

就在刚刚 白宫发言人莱维特宣布了 ​​​​​​​​​11月26日白宫记者会上,发言人莱维特对外释放俄乌和平谈判乐观信号,称条款中“绝大多数已达成一致”,但现实却传来延期消息——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明确表态,最初计划11月27日签署生效的协议,“最后期限并非一成不变,甚至可能推迟到下周”,原本的签署时间表彻底松动。 这波操作简直把“话术博弈”玩到了极致,前脚刚画下“和平近在眼前”的大饼,后脚就用“延期”戳破泡沫,白宫一天之内的态度反转,比戏剧剧情还跌宕。莱维特口中的“绝大多数已达成一致”,听着信心满满,可鲁比奥的补充说明才暴露了真相——所谓的共识,大概率是美乌两家关起门来的自说自话,根本没触及核心矛盾,更没考虑到俄罗斯的立场。 要知道,这场谈判从28点计划精简到19点,本就藏着太多未解决的分歧。特朗普政府力推的矿产协议,被鲁比奥轻描淡写地称为“非核心议题”,可明眼人都清楚,美国急于拿下乌克兰关键矿产开采权,本质是想抵消援乌成本,这种“和平外衣下的资源掠夺”,怎么可能轻易谈拢。更关键的是安全保障条款,乌方一直要求停火前获得明确承诺,可美乌联合声明里压根没提具体方案,这种模糊不清的共识,与其说是协议,不如说是应付舆论的草稿。 前线的炮火更没给“乐观信号”留面子。就在白宫释放和平消息的前一天,俄军刚对乌克兰交通和港口基础设施发动大规模打击,防空部队一天内击落419架无人机,乌军一昼夜损失超1300名军人。俄罗斯议会早就放话,任何协议都必须基于俄方战场推进情况,现在俄军还在顿涅茨克解放居民点、向乌军防御纵深推进,手里握着战场主动权,怎么可能接受美乌单方面拟定的“城下之盟”? 欧洲的处境更显尴尬,美乌谈判全程把欧洲晾在一边,直到会谈后才象征性告知进展。法国、德国等国明明承担着大量援乌成本,却连协议起草权都摸不到,只能靠召开闭门会议刷存在感,试图证明自己在安全保障上的价值。这种被盟友边缘化的滋味,恐怕让欧洲各国心里五味杂陈,美欧之间本就因乌克兰问题产生的裂痕,只会在这种单边操作中越拉越大。 普京政府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没有俄方参与的协议都是废纸一张。特朗普派特使赴莫斯科的计划看似释放善意,但美方拟定的协议条款里,仍有不少触碰俄罗斯红线的内容。鲁比奥所说的“延期”,或许是在为说服俄方争取时间,也可能是美乌内部在矿产、安全保障等议题上仍有分歧,需要进一步博弈。但无论原因是什么,这种“先喊口号再补漏洞”的谈判方式,只会让和平进程更加曲折。 和平从来不是靠话术包装出来的,也不是少数国家私下勾兑的产物。美乌想靠“乐观信号”引导舆论,用“延期”规避矛盾,终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真正的共识,需要兼顾各方诉求,更需要尊重战场现实和国际公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3

猜你喜欢

高格风和

高格风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