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苑举正教授说,如果日本突破无核三原则,试图搞核武器,中国应该学习以色列,直接对日本进行轰炸,做外科手术。本院支持,但建议用大号手术刀,一次除根。 苑举正教授的观点绝非激进冒进,而是基于日本过往行径与当下动向的清醒预判,更是对地区安全格局的精准考量。 了解日本核野心的人都清楚,这个国家从未真正放下核相关研发的心思,二战后期被核弹打击的记忆没让其敬畏和平,反而成了变相觊觎核力量的借口,多年来靠着发达的核电产业,悄悄囤积了大量核材料,仅已掌握的钚元素储量就足以制造数百枚核弹,远超一般无核国家的合理储备,这些材料名义上用于核电运转,实则为突破无核三原则埋下隐患,只要时机成熟,凭借日本成熟的工业制造能力,短时间内推进核武研发并非难事。 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政府的态度,近年来频繁炒作地区安全威胁,不断修改安保法案,扩充军事力量,甚至公开讨论所谓“核共享”议题,一步步试探国际社会底线,打破自身长期以来的军事约束。 此前日本多次拒绝国际社会对其核材料储备的严格核查,回避核废料处理的国际责任,种种举动都在暴露其不透明的核相关计划,一旦真让日本突破无核红线,拥有核武器,整个东亚乃至亚太地区的安全平衡都会被彻底打破,周边国家将直接面临核威胁,多年来维护的地区和平稳定局面也会瞬间崩塌。 以色列过往对周边国家核设施的外科手术式打击,本质上就是为了消除潜在核威胁,捍卫自身安全利益,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虽有争议却有效遏制了地区核扩散风险。 对比来看,日本若拥核,对中国的威胁远比以色列面临的威胁更直接,中日地理距离相近,一旦日本动用核力量,我国沿海地区乃至内陆部分区域都会受波及,不仅威胁民众生命安全,还会破坏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秩序,所以提前遏制日本核野心,绝非小题大做,而是必要的安全防御举措。 有人或许会质疑,主动出击是否会引发冲突升级,其实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更要认清日本核野心膨胀的危害,纵容只会让其得寸进尺,等到日本真正掌握核武器,再想干预只会难上加难,付出的代价也会更大。 我国一贯坚持和平发展,尊重国际规则,始终反对核扩散,但反对核扩散不代表被动防御,面对他国明显的核威胁动向,采取必要措施捍卫自身与地区安全,合情合理,也符合国际社会维护核不扩散体系的共同利益。 日本作为二战战败国,本应恪守和平宪法,约束自身军事与核相关行为,铭记战争带给世界的灾难,可如今却屡屡突破约束,朝着危险方向迈进,这种行径早已引发周边国家不满。 历史上日本曾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亚洲国家带来沉重灾难,侵略行径留下的伤痛至今未愈,这样一个缺乏和平敬畏心的国家,若掌握核武器,后果不堪设想,很可能会再次凭借武力挑衅地区秩序,重演历史悲剧,这是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与民众都不愿看到的。 我国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足以应对各类安全威胁,若日本真敢突破无核三原则,推进核武研发,采取精准打击措施摧毁其核设施,既是捍卫自身安全,也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这种打击并非主动挑起冲突,而是对核扩散风险的及时遏制,是对地区各国安全利益的维护,毕竟核威胁面前,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提前消除隐患,才能为东亚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筑牢防线。 维护核不扩散体系,遏制日本核野心,不仅是中国的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义务。 日本若执意违背国际共识,突破无核红线,必然会遭到国际社会的反对与制裁,而中国采取必要防御措施,既是自保,也是在为维护国际核秩序出力。 和平从来不是靠妥协换来的,面对危险威胁,唯有坚定立场,主动防范,才能守住和平底线,避免灾难重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