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典个 2025-11-26 11:18:10

公主屯之战,东野全歼新5军,俘虏军长陈林达,一位东野战士夸赞新5军战斗力强,但却把陈林达夸破防了。   战士称赞说:“(新5军战斗力)不错,新1军,新6军我们都歼灭过。消灭90团用4个小时,消灭105团不过1个钟头,打你们却花了1昼夜,你们称得上是一支精锐部队。”   陈林达听完如同五雷轰顶,新5军仅仅一个昼夜就被歼灭,然而这居然算战斗力强的,如此下去,干脆直接投降算了,再打还有什么意思?   陈林达对那个战士说:“我们没有前途。”   陈林达出身黄埔四期,打过台儿庄、长城抗战,是老资格的悍将。   而新5军是1947年底才仓促组建的部队,下辖43师、195师和暂编54师,兵员来自不同系统,磨合仅两个月,虽然战斗力被寄予厚望,但其实先天就不足。   1948 年 1 月 2 日,新 5 军奉命从新民出发增援法库。陈林达起初察觉解放军火力并不密集,便轻装急进,将部队分散驻防于公主屯周边村落,自信能快速推进。   他未曾想到,这正是东北野战军预设的圈套,6 纵早已奉命节节阻击诱敌深入,237 三个纵队则悄然迂回,一张 25 万人的合围网正迅速收紧。   至 1 月 5 日,新 5 军已被牢牢围困在公主屯及周边方圆 10 公里的狭小区域。陈林达察觉不妙,急电沈阳请求西撤,却被陈诚驳回。   陈诚企图用这支部队拖住东野主力,等待另外两路援军合围,殊不知这一决策彻底断送了新 5 军的生机。   外围阻援战场上,东野 10 纵等部在辽河西岸死死顶住新 1 军、第 71 军的增援。   廖耀湘等援军虽有动作,行动却不够果断,更不够坚决,最终被挡在距公主屯 20 公里处,眼睁睁看着新 5 军陷入绝境。   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雪深及膝,新 5 军依托村落工事顽强抵抗,多次组织敢死队反扑。   东野战士则顶着风雪连续作战,甚至泼水成冰构筑防御工事,与敌军展开彻夜激战,1月6日拂晓,新 5 军已被压缩至核心区域,防线摇摇欲坠。   1 月 7 日清晨,东野发起总攻,密集炮火率先摧毁敌军阵地,钟伟率领的 2 纵 5 师作为尖刀部队,沿预先挖掘的折线壕沟迅猛冲锋。   仅一个小时,就攻克了新5军军部所在地前闻家台,军长陈林达与两名师长相继失联。日落前,黄家山最后的守军被歼灭,整场战斗恰好用时一昼夜。   此役,东北野战军共歼灭新5军2万余人,其中毙伤七千余、俘虏一万三千余,缴获火炮 261 门、枪支 6880 支及大量物资。   陈林达曾试图乔装成伙夫混入俘虏队伍,却因养尊处优,在跑步集结时落在队尾,最终被识破俘获。彼时的他,脸上满是战败的沮丧,早已没了往日悍将的风采。   被俘后,才有了开头那一幕,陈林达当时主动询问,或许他是想知道,在对手眼中,自己带的部队够不够格,但却把自己听破防了。   那个战士的姓名已经无从考证了,当时他没有嘲讽,只有坦然的评价,但在陈林达听来,还不如嘲讽一下自己,自己或许还没那么难受。   新1军和新6军都是五大主力之一,没想到在战士眼中,战斗力还不如自己带的新5军,但陈林达当时已经没有心思感到欣慰了,他心中只有绝望。   新5军虽然装备精良,号称美械部队,但因组建匆忙、士兵成分复杂,很多人并不知为何而战,尤其是暂编54师,前身为保安部队,战斗意志不足。   公主屯一战中,国民党援军被东北野战军10纵死死挡在辽河西岸,无法驰援,孤军作战的新5军陷入绝地。   战场上,东北野战军不仅靠实力,还得到了民众的支持,当地群众主动送秫秸帮助构筑掩体,还有人冒着炮火送水送饭,为伤员包扎,军民一心,让东野如虎添翼。   相反,新5军补给紧张,士气低落,没有群众支持,前线吃紧,后方还在紧吃,还没开打,败局已定。   在这场战役中,东野投入了五个纵队,约25万兵力,而新5军兵力仅2万余人,新5军虽然抵抗顽强,但最终被合围歼灭。   陈林达的被俘,不只是个人的失败,更是国民党在东北战场整体溃败的缩影。   公主屯之战,是解放战争东北战场的关键转折点,它首次实现了对国民党一个整编军的全歼,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士气和信心。 在战略上,公主屯之战为后续辽沈战役打下坚实基础。东北野战军士气大振,国民党在东北的防线彻底动摇,此战后,东北战局迅速向解放军倾斜,东北全境解放指日可待。   战后,陈林达被送往战犯管理所,晚年一直在反思战争的意义,1970年病故。   如今再回看这场战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激烈的枪炮,而是那句朴实的对话。它折射出的,不只是两支军队的士气和格局,更是历史大势不可逆转的写照。真正的胜利,从来不只是战场上的胜利,更是民心的归属。 参考信源: 《解放战争》——王树增

0 阅读:282

猜你喜欢

文史典个

文史典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