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这一番操作,着实令人费解——前脚才与中国签署了27条合作协议,后脚就派专机前

国哥自媒体 2025-11-25 15:30:22

德国这一番操作,着实令人费解——前脚才与中国签署了27条合作协议,后脚就派专机前来挑刺,专拣咱们不爱听的话说! 上周的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双方交谈甚欢,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到鼓励企业合作,27条共识尽显“共赢”之意。可德国转眼就变了脸,外长克林拜尔跟咱们提及三件事,件件都让人窝火。 头一件称“中国资源过剩”。难不成中国依据市场需求增加生产,反倒成了过错?德国的意思是,咱们的钢铁、稀土销量多了,挤占了他们的市场?但这分明是正常的商业交易,他们却非要扣上“贸易保护”的帽子,就跟咱老家说的“吃饱了撑的找茬”一样。 第二件更荒唐,非要中国“管束俄罗斯”。德国自己可是欧盟里力挺乌克兰、反对俄罗斯的急先锋,怎么就把中国拉进来当“灭火队员”了?咱们向来不干涉他国内政,俄罗斯的事情哪轮得到咱们施压?德国这分明是“自己下场打架,偏拉旁人垫背”。 最让人痛心的是台海问题。德国又使出“希望地区稳定”这一虚招,明里暗里妄图插手中国内政。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台湾省,哪轮得到外人指手画脚?这就好比邻居家两兄弟吵架,你非要趴在墙头喊“别打太凶”——管得也太宽了吧! 德国为何如此矛盾?说白了,是日子不好过。疫情加上美国的关税,出口获利艰难;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又高,去年贸易逆差还超过600亿欧元;资本外流严重,两年内在华投资超130亿欧元,如今又想撤销担保、限制投资。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只能拿台海问题刷存在感。 不过,德国企业可比政府清醒得多!宝马、大众在中国大力建设研发中心,在新能源赛道上奋力追赶。他们心里清楚得很:与中国合作才能盈利,折腾对抗就是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 咱们说,德国政府该醒醒了。企业用实际行动做出的选择不会骗人,干涉他国内政换不来利益,尊重一个中国原则才是正途。要是总把“降低依赖”挂在嘴边,最后恐怕既丢了市场,又失了颜面。 最后想说,中德合作本是互利共赢的好事,别让少数人坏了大局。德国要是能安心做生意、遵守规则,咱们也欢迎;要是非要在台海问题上闹事,那就别怪咱们不客气。 信息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相关报道 你觉得德国能想明白“合作比挑刺更实在”吗?评论区聊聊!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会带来什么后果

0 阅读:11

猜你喜欢

国哥自媒体

国哥自媒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