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美国为了暗杀毛主席,派出了一个培养了多年的女特工,没想到他们的计划,

文史典个 2025-11-25 14:16:41

1966年,美国为了暗杀毛主席,派出了一个培养了多年的女特工,没想到他们的计划,却被黄国华给化解了。   美国远东情报局秘密制定了代号“69101”的暗杀计划,也就是“刺毛”行动,单看这个名字,大家就知道美国人想干什么。   这一计划计划在1969年国庆节实施,选在新中国成立二十周年庆典,美国方面深知毛主席每年国庆必上天安门观礼,于是决定在天安门城楼上安放定时炸弹,企图通过爆炸实现刺杀。   这一计划的策划者是美国远东情报局局长麦克密斯,执行人则是一名训练有素的女特工阿特·李莎。   李莎1939年出生于武汉,父亲是国民党高级军官,解放战争中被击毙。   战争中战死这本是常事,谁也阻止不了,但这还是让李莎产生了怨恨,幼年丧亲的李莎被麦克密斯收养,送往美国培养成一名顶尖女特工,代号“狐仙”。   美国方面联手台湾当局,调集多年资源为李莎安排潜入中国大陆的路线,计划中,李莎会先到菲律宾寻找帮手,然后潜回中国执行刺杀任务,整个行动保密极高。   美国人不懂得中国的具体情况,居然一直认为中国会崩溃,当然,直到今天,“崩溃论”在美国也依旧很有市场。   当时美国认为,一旦行动成功,中国便会加速崩溃,自己便可以坐收渔利,然而,且不说行动结果如何,即便成功了,党内的其他领导人也不会让美国人如愿的。   美国并未想到,我方情报人员早已洞察其图谋,毕竟,当时主管情报工作的可是“特科”创始人,总理周恩来同志啊!   周总理亲自过问此事,指示西南局派出特工与李莎接触,西南局挑选了“第一美男”黄国华出马,这位特工不仅外型俊朗,情报素养极高,父母皆为地下党员,自己16岁入党,19岁就已秘密回国从事情报工作。   1966年10月,黄国华以文化部《白毛女》赴菲律宾演出团员身份赴菲,他特意全力表现自己,名震菲律宾,果然吸引到了李莎来看演出。   黄国华在演出结束之后便潜出剧院,在李莎出门时,装作不经意的靠拢,然后不出意外的被李莎绊了一下,他趁机道歉,两人便搭上了话。   黄国华事先早有准备,三言两语便拉近了距离,又不失时机的问了住址,便回转离开。   不久后,黄国华带着礼品登门拜访,两人因家庭渊源和共同语言迅速拉近距离,黄国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逐步赢得李莎的信任。   两人交往中,黄国华察觉到李莎的异常举动,他敏锐地捕捉到李莎多次提及“特殊任务”,还偶尔流露出对中国的强烈敌意,黄国华没有贸然行事,而是耐心陪伴、深入交流,逐步套取对方的真实意图。   到了1969年9月,李莎终于将核心计划透露给黄国华,她提到美国方面为她准备了一块伪装成金表的定时炸弹,计划让能上天安门城楼的贵宾佩戴,在国庆观礼时引爆。   黄国华立即表现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表示要和李莎引起参与刺杀,但一与她分开,便立即将这一情报通过秘密渠道传回国内。   李莎计划从纽约乘飞机,经越南边境跳伞潜入中国,黄国华被安排同行,就在飞机进入中国领空时,黄国华趁机将迷药放入李莎水杯,李莎喝下后昏迷。   黄国华随即控制飞机,要求飞行员迫降昆明,等候的解放军部队迅速将李莎和炸弹控制。   整个行动,从李莎落网到炸弹被缴获,步步在我方掌控之中。美国自以为天衣无缝的暗杀计划,最终功亏一篑。   事后,李莎则作为敌特被依法处理,黄国华也得到了表彰,整个案件办理下来,主席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在1969年照常登上了天安门,还接见了群众代表。   其实,针对新中国领导人的暗杀阴谋并非孤例,早在1950年9月,我国公安部就截获了一封特殊国际邮件,信中附有天安门草图,一门迫击炮正瞄准城楼。   这同样是国外间谍针对国庆庆典的刺杀计划,最终被中国情报部门成功挫败。 可惜的是,黄国华没能看到,情报局根本没打算留活口,早就计划,不论成败,参与行动的人都不能活着,黄国华在国庆前夕,在一个公园里被两个特务暗杀了。   回头看1966年这场暗杀风波,能感受到那个年代中美间谍战的残酷和紧张,美国远东情报局与台湾当局暗中勾结、策划刺杀计划,最终却被中国情报人员层层识破。   整个过程中,组织的高度重视和情报系统的高效运转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周总理亲自过问,西南局精心部署,显示了国家机器对领袖安全的绝对把控。   不只是一次反谍战的胜利,更是中国情报战线智慧和忠诚的集中体现。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危机面前,只要有坚定信念、精湛专业和组织的统一指挥,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才更要珍惜和平年代背后那些默默无闻的守护者。   参考信源: 1969年国庆毛泽东险被美国暗杀 谁救了他? 2012年11月25日新华网

0 阅读:32
文史典个

文史典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