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克苏鲁”具象化了!央视披露“面条厂出售自制飞机”,网友:中国的战争潜力太可怕了 23日,央视披露称,山东某面条厂私下制造出售没有生产许可、没有安全检测、没有合规认证的“三无载人飞机”,当地政府目前已经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前往现场进行全面调查。 制造和出售“三无飞机”肯定是不对的,尤其是这种飞机还是某种旋翼机型,可以载人上天,那更是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相关责任人必须依法依规得到严肃处理。但在看到生产飞机的厂子主营业务是做面条,厂房里还堆着成包挂面的时候,网友们还是有点绷不住。 谁能想到揉面团、卖挂面的地方,居然能折腾出能上天的玩意儿?卖家说“生产面条机的机床跟造飞机的通用”,这还真不是瞎掰。 现在小厂子用的那些机床,早就不是以前只能对付粗活儿的老古董了,平时加工面条机的齿轮、辊轴,换套刀具和夹具,就能切飞机上的支架、连接座这些简单零件,精度足够用。说白了就是机器底子好,遇上懂点技术的人,换个活儿也能上手。 这种“不务正业”的跨界,还真不是孤例。四川眉山有个叫永哥的卖家,就在自家院子里造飞机,零件随便堆在地上落灰,有的桨叶放了四年都敢用,一次性做20架半成品,接单就组装,到现在都卖出去18架了。 这些人没资质、没认证,全靠飞行交流群和二手平台偷偷交易,但不得不承认,能把发动机、桨叶这些零件凑起来拼成能飞的机器,没点动手能力和对机械的理解还真办不到。 网友感慨“中国的战争潜力太可怕”,其实怕的不是这些“野路子”小作坊,是藏在这些作坊背后的“全民工业底子”。 国防科工局之前有个数,全国现在有2万多家民营企业都进了军工配套体系,山东一省去年就新增300多家能给军工做配套的民企,不少以前都是做食品机械、农机配件的。就像这次面条厂用的通用机床,看着是给面条机干活的,真到需要的时候,调整下参数就能加工简单的机械零件。 之前有公开报道,山东有家造拖拉机的厂子,试过转产坦克履带板,把加工拖拉机轮毂的机床调调参数,三天就做出500套合格的配件。还有江苏一家做汽车零件的民企,现在能给雷达做信号处理器,从民用切换到军工产能,也就两三天的功夫。 这可不是凭空来的本事,工信部2023年统计过,全国制造业技能人才超过2亿,高技能人才就有6000多万,说不定面条厂调机床的师傅,以前就干过精密零件加工的活儿,只是平时都用在面条设备上了。 国家现在对“民参军”也挺支持,各地给的补贴不少,江苏对民企军工项目最高能补2000万,山东还有技术改造补贴。 要是这家面条厂当初不搞“三无产品”,正经申请资质、找科研机构合作,说不定真能靠着通用机床的优势,给小型飞机做配套零件,哪用得着在挂面堆里偷偷摸摸组装飞机。 当然,咱绝对不鼓励违规生产,拿安全换钱纯属找死,但网友念叨的“潜力”,其实就是这股子藏在烟火气里的制造能力——真到需要的时候,这些会摆弄机床、懂机械原理的人,这些能快速切换产能的小厂子,拼起来就是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毕竟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从挂面堆里“冒”出来的,会是啥硬核玩意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