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光辉”战机迪拜坠毁,飞行表演成灾难现场!三大致命伤曝光,军购梦碎? 印度“光辉”战机在迪拜航展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这架被印度媒体捧为“空中王牌”的战机,在数千名观众的注视下,竟像断了线的风筝直插地面,现场黑烟滚滚,飞行员未能及时弹射,瞬间引发全球关注。更讽刺的是,就在坠机前一天,印度媒体还在吹嘘“光辉”性能可碾压歼-10,结果转眼之间,连地勤用购物袋接油的照片都在网上疯传,场面极为尴尬。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说起来,“光辉”虽号称国产,实则是个“万国牌”:美国发动机、以色列雷达、英国弹射座椅,印度更多是负责组装。这种拼凑模式导致系统兼容性差,飞控软件屡传故障。而这次坠机前,战机就被拍到漏油。尽管官方辩称是冷凝水,但照片中地勤人员用购物袋在机翼下接油的画面,已让专业性荡然无存。航空专家分析,低空表演时若出现飞控故障或发动机动力不足,飞行员根本来不及反应。 更令人痛心的是飞行员之死。37岁的王牌飞行员西亚尔曾驾驭苏-30MKI,经验丰富,却在这次事故中丧生。虽然有印度媒体试图塑造“为避人群放弃跳伞”的英雄叙事,但真相或许更残酷:弹射座椅需最低高度触发,而战机俯冲时高度已不足50米,根本没有逃生机会。网友痛心发问:“到底是机杀人,还是人杀机?” 这次坠机不仅是一次事故,更是对印度军工信任度的致命一击。莫迪曾亲自驾驶“光辉”为其站台,但印度空军内部早已不满。有消息称,坠机后空军高层直接炮轰:“这种质量不如继续买进口机!”据统计,“光辉”服役24年已摔2架,而现役仅35架,坠毁率高达5.71%,远超国际标准。阿根廷、埃及等原潜在买家也纷纷转向韩国FA-50,印度“军售大国梦”恐怕要就此搁浅。 说到底,一架需要购物袋救场的战机,再便宜也是智商税。印度军工的困境警示我们:真正的强国重器,靠的不是政治吹嘘,而是扎实的技术沉淀与严格的质量管控。这次坠机,表面是意外,实则是急功近利必然付出的代价。 你怎么看“万国牌”装备的可靠性?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注:本文信息综合自环球时报、央视军事等公开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