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11月10日,北京,一男子与朋友吃饭时,喝了大量白酒和啤酒,饭局结束后已经连路都走不稳了,可是他却执意骑车回家,结果一路上他先后摔倒6次,最终因没有系好头盔,导致头部重创死亡!网友:全是自己作的。 那晚聚餐持续了近三小时,冯某和三位同事一起喝掉了两瓶半白酒,他自己还额外点了一瓶啤酒混饮。散场时,他已经脚步虚浮,说话也不太利索了。 同事们都看出他状态极差,反复劝他别骑车,打个车安全回家。可冯某非常固执,连连摆手说“骑电动自行车没事”,觉得自己能行。甚至有同事提出送他,也被他以对方也喝了酒为由拒绝。就在几位同事商量如何安置他的短暂空隙,冯某自己跨上了电动自行车,摇摇晃晃地上了路。 酒精严重破坏了他的平衡感和判断力,在短短5.3公里的归家路上,他接连摔倒了六次。晚上11点18分,先在北苑路段失控倒地;扶起车掉头时,又撞上隔离带再次摔倒。这之后,在仰山桥下等红灯时,他连头盔和手机都拿不稳了。每一次摔倒,他都勉强爬起,抱着“再坚持一下就到家的”侥幸心理继续骑行。 11月11日零点整,在上清桥东侧,冯某的电动车撞上了路缘石,这是他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摔倒。虽然同事给了他头盔,但致命的是,他没有系紧卡扣,摔倒瞬间头盔直接飞脱,没能起到任何保护作用。 他的头部遭受重创,最终抢救无效身亡。事后检测显示,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达269mg/100ml,是醉酒标准的三倍还多。很多人误以为电动自行车速度慢,喝酒骑行问题不大,但酒精会直接让骑行者平衡失调、反应迟钝,而两轮车缺乏车身保护,一旦出事,最脆弱的头部往往首当其冲。 这场悲剧最让人叹息的是,它本有多次机会可以避免。无论是起初听从劝告选择其他回家方式,还是在第一次摔倒后果断放弃骑行,结局都可能完全不同,安全底线,真的容不得半点侥幸。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糊涂
问题是严重醉酒后根本没有判断力和控制力,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