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雷锋值得赞一个!屈臣氏CEO香港48秒跳海救人,善意无国界 11月19日晚,香港红磡海旁的一阵呼救声,让一场跨国救援火速上演——来自荷兰的屈臣氏集团欧洲健康与美容行政总裁艾德(Ed van de Weerd),用短短48秒完成了一次“硬核见义勇为”,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外国的雷锋”,网友纷纷点赞:“这波操作,必须夸到出圈!” 事发时,艾德刚结束会议,在酒店附近散步,突然瞥见海中一名女子拼命挣扎,岸边市民抛出的救生圈屡屡被海浪推开,女子眼看就要体力不支。没有丝毫犹豫,这位外籍高管脱下外套就纵身跃入海中,凭借利落的动作快速游到女子身边,稳稳托住对方往岸边拖拽。从发现险情到成功救起,全程仅用48秒,等警察和救援人员赶到时,落水女子已被安全转移到岸上,并无生命危险。 事后问及救人初衷,艾德的回答朴实又暖心:“我只是刚好在场,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任何人都会这样做。生命无价,能够帮忙是我的荣幸。”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发自内心的本能善意——这股劲儿,不正是我们熟悉的雷锋精神吗?不分职业、不分肤色、不分国籍,遇到他人有难时挺身而出,把“互助”二字刻进行动里。 要知道,艾德此行是来香港参加商务会议,并非专业救援人员,却在危急时刻忘了身份、忘了安危,用最直接的方式伸出援手。而被救的28岁黄女士,只是因为在海边练习武术时意外坠海,若不是这及时的一救,后果不堪设想。网友调侃:“屈臣氏卖健康产品,CEO直接用行动‘送货上门’——把‘生命安全’送到了当事人身边,这波品牌形象直接拉满!” 其实这些年,像艾德这样的“洋雷锋”越来越多:北京的外国留学生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浙江义乌的外籍商人带头无偿献血、助老扶幼,绍兴的外商化身社区调解员化解涉外纠纷 。他们或许不懂“雷锋”的完整故事,却用实际行动读懂了“奉献、友爱”的内核——原来善意真的能跨越语言和文化,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语言。 有人说,48秒能做什么?可能只是喝一口水、刷一条短视频,但艾德用这48秒,救了一条命,暖了一座城。这位外国CEO用行动告诉我们:雷锋精神从不是专属标签,而是刻在人类骨子里的善良本能。不分你我、不分中外,只要有人需要,愿意挺身而出,就是值得点赞的“雷锋”。 这场发生在香港海边的跨国救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藏着最动人的人间温情。为艾德的勇敢点赞,也为这份无国界的善意喝彩——毕竟,善良从来都是最珍贵的“通用货币”,走到哪里都闪闪发光。 你身边遇到过“洋雷锋”的暖心瞬间吗?觉得艾德这波48秒救人操作够不够“硬核”?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