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突然宣布了,将在“安保三文件”里把“反击能力”写进本子,五年内把防卫费顶到接近GDP约2%,还要引进远程巡航导弹、加固南西诸岛的驻防与装备。 先把这所谓的“安保三文件”扒明白,这可不是简单的政策更新,简直是套完整的“战争筹备套餐”。 最顶层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先造势,扯着“周边不安全”的幌子,还把中国说成“最大战略挑战”,为扩军找借口。 中间的《国家防卫战略》更露骨,直接把“反击能力”写进去,还埋了俩危险伏笔:一是凭“预测”就能动手,不用等真挨了打;二是打击范围能从领土扩到网络空间,等于把拳头伸到别人家门口也有理。 最实在的是《防卫力量整备计划》,直接开了张43万亿日元的“战争账单”,2025年防卫费已经冲到8.7万亿日元,目标是2027年摸到10万亿,占GDP的2%——要知道之前几十年,日本防卫费从没超过1%,这翻番的速度比甲午战争前造军舰还急。 这套路跟百年前简直如出一辙。甲午那会儿,清廷捧着“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当定心丸,李鸿章觉得“炮管粗吨位大就稳了”。 结果日本闷头造了一堆快速巡洋舰,不等清廷反应就海陆齐攻,致远舰沉了、定远舰伤了,清廷还在朝堂上吵架,日本早就把朝鲜和台湾揣进兜里。 现在日本玩的还是这一套:不跟你比“谁的大家伙更显眼”,而是悄悄织了张“快速打击网”。 就说装备那点事儿,表面看没搞啥“超级航母”,实则每一步都冲着“突然发难”去的。 两艘“出云”“加贺”舰,当初骗全世界说是“直升机驱逐舰”,其实造的时候就留了一手——直通甲板、舷外升降机,全是航母的标准配置。 现在改装进度一点不慢,“加贺”号去年都去美国试降F-35B了,今年这批隐身战机一到位,二战后日本头回有了舰载战斗机部队。 原文提的“太龟级”其实是“大鲸级”潜艇,这玩意儿比“苍龙级”还大一圈,3000吨的吨位,装了锂离子电池,潜航时间比老型号翻了倍,还配了先进声呐和18式鱼雷,静音效果好到能偷偷摸到别人家门口。 水面上的“最上”级护卫舰更像是专门织网的“小快灵”,到2023年已经服役10艘,计划要造22艘。 这船看着吨位不大,满载才5500吨,但隐身设计做得贼到位,舰体向内倾斜、雷达吸波材料糊满全身,雷达上跟个小渔船似的。 武器却一点不含糊,8枚17式反舰导弹能打400公里,还有反潜鱼雷和水雷,扫雷、反潜、打军舰全能干,关键是操作起来特省人,90来号人就能开着走,真要出事能快速扎堆增援。 这配置哪儿是“防卫”?分明是为了在西南诸岛周边搞“多点突袭”准备的。 说到西南诸岛,日本这阵子加固驻防的动作更露怯。 石垣岛、宫古岛这些地方,一边修弹药库、建雷达站,一边把12式反舰导弹往前挪,最近还跟着美国在这儿搞“坚决之龙”演习,2万人围着冲绳、九州练登陆,连美军的“堤丰”中程导弹都拉来了——这导弹能打1600公里,往山口县一摆,整个东海都在射程里。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把西南诸岛打造成了“前沿堡垒”,盯着的就是台海和南海的动向。 最让人警惕的是,这“反击能力”根本就是“先动手再狡辩”的老戏码翻版。 1904年偷袭旅顺口,把俄国舰队堵在港里揍;1931年九一八,炸了铁轨就说是中国军队干的;1937年七七事变,丢个士兵就开打——日本军部历来是“结果至上”,只要能得手,过程根本不在乎。 现在把“反击能力”写进文件,等于给自己开了张“先斩后奏”的许可证:以后谁敢在能源、芯片上卡它脖子,它就敢把远程导弹射过去,还美其名曰“反击”。 更危险的是背后有美国递刀子。美军不仅卖F-35B给日本,还拉着它搞联合演习,帮着练航母起降、导弹部署,本质上是把日本当“印太棋盘”上的棋子,想用它牵制地区大国。 但日本也不傻,借着美国的支持快速扩军,等真有实力了,指不定谁当棋子。就像当年明治维新借西方技术强军,最后反过来咬了列强一口一样。 不过日本也不是铁板一块,国内社会民主党都站出来抗议,说这种演习是“煽动紧张”,呼吁用外交解决问题。但现在自民党把持着政权,防卫省的预算一年比一年多,这股扩军势头暂时刹不住。 周边国家可得拎清楚:日本这“突然加速”的套路,百年前让清廷吃了大亏,让亚洲多国遭了难,现在绝不能再掉以轻心。 说到底,日本想靠“偷袭式扩军”抢占先机,本质上是低估了现在的地区格局。 当年它能靠“快节奏”打败腐朽的清廷,现在周边国家个个都有清醒的头脑和过硬的实力,真要搞军事冒险,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美国把“堤丰”导弹这种进攻性武器部署到日本,看似是给盟友撑腰,实则是把地区拖进军备竞赛的漩涡——这锅,最后恐怕得美日一起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