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晚,高市早苗在结束了20国集团(G20)峰会之后,在南非举办了记者会,并且重点谈了当前的中日关系问题。那么高市说了一些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呢? 高市先说明白了一个事儿,这次峰会期间,日本和中国压根没安排见面,连临时聊两句的机会都没有。这话听着是陈述情况,其实点出了当下中日关系的真问题,两国关系确实在降温,而且降得挺明显。紧接着她就说,双方该少点顾虑、多些合作,可这话从她嘴里说出来,总觉得有点“说一套做一套”的味儿。 要知道高市当首相以来,嘴上一直喊着“中日要互相受益”,实际干的全是给中日合作添堵的事儿。她主推的23类关键技术对华出口限制已经落地了,日本企业想把这些技术卖给中国,得单独申请许可,说白了就是故意卡脖子,连中低端技术合作都要拦着。 她还拨了专门的钱设基金,逼着日本企业把工厂搬到东南亚,目标是2027年前,把中国在日本企业供应链里的占比从45%降到30%以下。更别说她还跟着美国搞“芯片四方联盟”,连28纳米以下的芯片制造设备,都不让卖给中国。一边在技术上防着中国,一边又说要“增进合作”,这种自相矛盾的话,怎么可能让咱们放下顾虑? 高市还特意强调,她的对华政策没变,想和中国搞“稳定的、有建设性的关系”。可政策好不好,不是看口号喊得多响,得看真金白银的效果,她这套限制中国的招数,最先坑的是日本自己的企业。 2025年1到9月,日本卖给中国的半导体设备直接少了20%,东京电子、SCREEN这些行业龙头,来自中国的订单减了35%;索尼利润跌了27%,东芝半导体干脆裁了1200人。反观咱们中国企业,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同一时间的收入反倒涨了30.9%。一涨一跌之间,就看得明明白白,她所谓的“稳定关系”,根本没落到实处。 最后高市说,和中国对话的大门一直开着,但话锋一转又说“日本该坚持的立场,肯定会坚持”。关键就在于,她这“立场”到底是啥。要是这立场还是在台湾、钓鱼岛问题上踩咱们红线,还是跟着美国一起卡中国技术的脖子,那这扇门开着也没啥意义。 其实日本企业早比政府拎得清了,2025年日本企业从中国买的成熟芯片多了30%,近90%的二手半导体设备都卖到了中国,连罗姆这种老牌子都得和中国公司合伙买芯片才能活下去。企业心里门儿清,中国市场不是可有可无的,是日本半导体产业活命的关键,2023年上半年,中国占了全球半导体设备销量的46%,日本卖给中国的设备量,是卖给美国的五倍。 说白了,中日关系降温,从来不是咱们不愿沟通,而是日本政府说的和做的总对不上。高市要是真想买单“稳定关系”,光开记者会说漂亮话没用,得先停了那些技术封锁,别再逼着企业和中国供应链脱钩;更得尊重咱们的核心利益,别在敏感问题上瞎折腾。 对话的门咱们一直没关,但诚意不是靠嘴说的,得看实打实的行动。毕竟产业链早把两国绑在一起了,非要逆着规律搞脱钩,最后坑的还是日本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