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议员表示,如果和中国发生战争,东京只要中一枚导弹,日本就完了。 日本这个国家无论经济多发达,地理上的短板却始终摆在眼前,岛国狭窄,像一条拉长的带子,一旦遇到大规模冲突没有缓冲余地,尤其是像东京这样把全国经济、金融、政治全压在一个点上的地方,在和平年代还能靠着高效率高速发展,一旦遇到战争就变成了要命的软肋。 日本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主要企业都聚在东京都市圈,这种集中化一旦哪里出事,牵一发动全身,哪怕不是大规模袭击,只要针对关键节点进行精准打击就能让整个国家的动脉堵死,比如交通枢纽、港口这些决定外贸命脉的地方出点问题,全国运营都可能跟着“熄火”。 而对比中国这种广阔的国土面积差别就尤为明显,即使面对同样的冲击,中国有足够多的地方可以腾挪调整,人口、工业和资源布局都比较分散,没有哪一个城市的瘫痪会让国家立刻停摆,特别是过去几十年中国积极推进“去中心化”,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多个核心区域共同发力,极大地提升了韧性,中国这种大面积、多节点的战略空间在战争或者突发事件面前有很大的回旋空间,做调整和新布局也变得更容易。 日本历史也能看到这种困境,二战时期美国对东京和大阪等大城市进行轰炸时损失极为惨重,即便几十年过去,日本在安全布局上依然没有摆脱对几个大城市的依,这种高度集中的布局在现代战争或极端突发事件中风险只会被不断放大,使国家整体抗风险能力看起来很脆弱。 日本很多专家早就公开呼吁要增加安全缓冲,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但现实中国土的先天限制让他们再怎么调整都很有限,技术进步带来的所谓高精尖防御体系顶多是杯水车薪,面对导弹袭击,核心枢纽的安全始终没法保证,全球来看,岛国型国家如果不能分散核心功能,就很难突破“被一击致命”的魔咒。 以今天的中国为例,除了有庞大的国防体系支撑,多层次的城市发展和产业转移也早就为国家安全打下基础,大型城市群之外,大西北、大西南都在承担着分担的重要功能,遇到极端情况全国可以立刻进行大规模协同调度,实现“系统自愈”,这不是哪个国家都具备的能力。 无论经济多么发达,只要战略纵深短板解决不了,就始终存在致命风险,这种局面不但提醒了日本社会自身,也给其他国家敲响了警钟,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绝对不能忽视最基础的地理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