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资格被剥夺,美国再次孤零零站在全人类对立面,这一次美国彻底失败! 别再吹什么“美国优先”了,在约翰内斯堡的G20峰会上,美国算是把自己活成了全人类的对立面,那份孤家寡人的狼狈样,真是想藏都藏不住。 说什么“发言资格”,压根不用别人剥夺,它自己跳着脚把路走死了,到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峰会压倒性通过宣言,自己连凑个热闹的份儿都没有,这哪是小挫折,分明是彻底的失败。 这事得从峰会前美国那通“耍横”说起。眼看着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要聚首南非,美国驻南非大使馆先跳出来递照会,那语气简直是太上皇训话:我们美国不参加这会,而且没我们点头,你们谁也别想以G20的名义发什么成果文件。 听听这口气,好像G20是它家开的茶馆,它说关门就得关门,它说不让说话就得憋着。 估计美国自己都觉得这招百试百灵,毕竟以前不少国际场合,它一放狠话,总有一帮小弟跟着起哄,就算有人不服,也架不住它的威逼利诱。可这次,它算是打错了算盘,摸错了国际形势的脉。 美国大概忘了,G20不是北约,不是它想指挥就能指挥的小圈子,这里面有金砖国家的硬气,有发展中国家的抱团,就算是以前跟它穿一条裤子的欧盟盟友,这回也没顺着它的话说。 它以为用“不参会”当筹码就能拿捏住南非,拿捏住整个峰会?太天真了。 现在的世界早不是冷战那会儿,没人再把美国的脸色当圣旨,大家关心的是怎么搞活全球经济,怎么解决粮食安全,怎么帮发展中国家减轻债务,这些实打实的问题,美国提都不提,就知道搞政治操弄,谁还愿意跟它站一边?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的阻挠从一开始就透着心虚。它一边喊着“不参加”,一边又怕峰会真的绕开它达成共识,所以才急吼吼地发照会威胁。 可它忘了,现在的国际社会早学会了“听其言观其行”,美国这些年在国际舞台上的操作,早就把自己的信誉败光了。 想当初它撕毁《伊核协议》的时候,根本不管国际社会的反对;搞贸易保护的时候,连盟友的羊毛都薅;疫情期间囤积疫苗,不管其他国家的死活。现在它又想来管G20的闲事,谁还买它的账? 峰会开起来的时候,美国的缺席压根没影响进程,反而让大家少了很多扯皮的功夫。 从金砖国家到东盟各国,从欧洲的德国、法国到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几乎所有人都在说,G20是解决全球问题的平台,不是美国的“一言堂”。 大家讨论的是怎么加强多边合作,怎么让全球经济治理更公平,这些议题全戳中了美国的痛处——它就想维持自己说了算的霸权,哪管别人的死活。 所以当《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被提出来的时候,所谓的“美国反对”根本没人当回事,压倒性通过的投票结果,就是给美国最响亮的一记耳光。 美国可能到现在都没明白,它到底输在哪。它总以为自己有航母有美元,就能把全世界攥在手里,却忘了“人心向背”这四个字在国际社会同样管用。 这次峰会,发展中国家占了大半江山,这些国家早就受够了美国的霸权主义,现在终于有了抱团发声的机会,怎么可能因为美国的一句威胁就退缩? 就像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峰会上说的,G20的使命是凝聚共识,不是服从某个国家的意志。这句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也说出了大多数国家的心声。 再看看美国那套“反对无效”的尴尬处境,真应了那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它以为不参会、放狠话就能搅黄峰会,结果反而让自己成了国际笑话。 峰会宣言里提到的全球经济复苏、气候变化合作、发展中国家权益保障,每一条都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事,美国非要逆潮流而动,可不就得被时代甩在后面? 以前它还能靠拉拢小弟凑人数,现在连欧盟都开始跟它保持距离,德国总理朔尔茨直接表态“G20必须发出共同声音”,法国也明确支持峰会成果,这等于直接打了美国的脸。 更关键的是,这次失败不是偶然,是美国长期搞“单边主义”的必然结果。 它总想着把自己的利益凌驾于全人类之上,凡是不符合它心意的就反对,凡是威胁它霸权的就打压,可现在的世界早就不是“一家独大”的格局了。 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多边主义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G20这样的平台,本质上是大家商量着办事的地方,不是美国的“霸权秀场”。 它非要跳出来当“拦路虎”,自然会被全世界推着走,最后落得个“孤零零站着”的下场。 峰会结束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正式发布,里面的每一条共识,都成了美国失败的注脚。 它反对的没拦住,它威胁的没吓住,自己反倒成了国际社会的“局外人”。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没面子”,而是美国全球话语权下滑的实锤——以前它是说一不二的“大哥”,现在连“发言资格”都得看全世界的脸色,想靠耍横过关?门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