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知青刘小勇考上大学,准备出发去报到,农村女友红着眼,紧张道:“你,你

乐山聊养生 2025-11-24 10:36:40

1977年,知青刘小勇考上大学,准备出发去报到,农村女友红着眼,紧张道:“你,你还会回来吗?”刘小勇握紧她的手,坚定道:“乖,你在家等我,我大学毕业,一定回来娶你。”至此,女友天天在村口等待。 那天的米脂县冷得厉害,刘小勇提着用粗布缝的书包,里面装着王爱娟夜里一针一线缝进去的粮票和手绢。他回头看了一眼老槐树下的姑娘,没敢多说什么,转身上了公社送他去县里的马车。 刘小勇是1968年响应国家号召从北京来的知青,那年他才十八岁。刚到米脂时,吃不惯、睡不好,还被人叫“城里娃”,直到摔断胳膊后,是王老汉和王爱娟把他从林子里抬回家。三个月,他天天卧床,王爱娟换药、熬汤,从来没喊过一声累。刘小勇心里清楚,她和别的姑娘不一样。 后来他跟着王老汉出诊,对中医慢慢感兴趣,王老汉便把医书给他,甚至带他一起扎针灸。1972年冬天,王老汉在采药时跌下山崖,临终前拽着刘小勇的手,说:“娃儿,我这个闺女,就托你了。”那年刘小勇二十二岁,王爱娟十八岁。按照风俗,他们守了三年孝。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米脂时,刘小勇正在村口给人扎针。他没说什么,晚上却抱着医书一直看到鸡叫。王爱娟心里明白他的心思,第二天就把自己攒下的粮票和信封给了他:“你去考吧,家里我能撑得住。” “人要有骨气,也要有学问。”这是王老汉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 那年报名的人太多,刘小勇在县里排了一整天队才拿到准考证。十二月的西北寒风刺骨,他裹着棉袄坐在教室里考试,纸张因为冷而发脆,笔在手里都握不稳。考完之后他什么也没说,就继续出诊。直到次年正月,北医的录取通知书寄到村里,全村人都沸腾了,公社书记还亲自来送喜报。 上大学那四年,刘小勇每月一封信,从没断过。他写自己在解剖课上如何用镊子夹小血管,也写北京冬天冷得不像话,还夹杂着些他的新想法、新生活。王爱娟每封都读两遍,用火炉烘干后压在炕席底下。 可日子一长,风言风语就来了。有人说:“等他回来?城里人哪有回来的?”也有媒人来劝,说城里小伙回来娶农村姑娘,那是笑话。但王爱娟就是不动摇,晚上还偷偷拿刘小勇教她的识字课本复习,说自己将来也要去城里工作。 1981年冬天,刘小勇的母亲去北京找他,硬拉着他去见一个教授的女儿。饭桌上刚坐下,他就站起来说:“妈,陕北有个姑娘,等了我四年。”这顿饭没吃完,刘母脸色很不好看,但刘小勇一点也不后悔。 1982年毕业分配,北医希望他留校当助教。他没犹豫,申请回陕北,哪怕那年愿意去西北的只有寥寥几人。分配办的老师劝他:“你想清楚,这机会可不多。”刘小勇笑了笑:“我答应过人,要回来。” 1982年秋,米脂的高粱刚熟,王爱娟正在田里割草,抬头看到一个穿白衬衫的男人走来,镰刀差点割到自己的手。那天晚上,刘小勇去她家,把婚期定了下来。 “哪有什么传奇,无非是守着一句话不撒手。”这是刘小勇多年后对一群医学院学生说的。院子里的风很大,他站在那里,像当年那个冬天一样没变。

0 阅读:36

猜你喜欢

乐山聊养生

乐山聊养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