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年,曹操遭到了袁术手下的追击。为了保护他,同行的好友秦邵故意放慢脚步,让自

武某人 2025-11-24 10:25:02

195年,曹操遭到了袁术手下的追击。为了保护他,同行的好友秦邵故意放慢脚步,让自己被追兵俘虏,然后告诉他们:我就是曹操!结果秦邵遇害,曹操逃出生天。 魏军在子午谷困了整整一个月。连日暴雨,山路泥泞,士兵疲惫,粮草将尽。统帅曹真犹豫再三,最终决定撤军。这场策划已久的奇袭计划彻底失败。回洛阳后,他因积劳成疾不久病亡。这一年,他五十五岁。 他死后,其子曹爽继承爵位,却在十九年后被司马懿政变铲除,曹家从此覆灭。朝堂旧臣私下议论:“曹真生前忠勇,死后却成了家门衰败的伏笔。” 但若回望他在军中的表现,很难否定他的才能与战功。他曾经准确预判诸葛亮北伐的行军路线,一令张郃斩马谡于街亭,自己坐镇箕谷牵制赵云与邓芝,挫败蜀军首战。他还亲自筹备陈仓防御,使得郝昭成功挡住蜀军攻势。曹叡称赞他筹谋周全,让其专掌西防。 在平定陕北叛乱时,他亲自督战,活捉敌众十万,缴获牲畜无数。曹丕在朝中当众赞许,言其“行军用兵,老将难及”。自此,他成为魏国西线军事重臣。正因如此,连那场失败的子午谷行动,也是在众人默认下由他主导,朝中无人公开反对。 可这位权臣的起点,却是一次战争中的生死转折。 早在195年,曹操曾遭遇敌军突袭,命悬一线。那时随行有一人叫秦邵,得知敌人已逼近,明知曹操一旦被擒,后果不堪设想,便故意落后,自称“我乃曹操”,引敌错认,最终被杀。 而曹操得以脱身。战后不久,曹操亲自找到秦邵年幼的儿子,将其收为义子,改姓为曹,赐名“曹真”。 自此,曹真以养子身份伴随曹操左右,从军中基层做起,历练多年,深得曹操信任。待曹操去世,曹丕继位,才开始大用曹真,逐步赋予其重任。 曹真行事谨慎,治军严整。他虽非曹氏血脉,却凭一己之力进入魏国权力核心。他没有惊艳的谋略,却在几十年里稳扎稳打,屡建奇功。正因如此,曹丕、曹叡父子均倚重于他。 若没有那年秦邵舍命之举,便没有曹操的存活;若没有曹操的承诺,便没有曹真后来的成就;而若没有曹真的努力,魏国西线或许早已动荡。 但是命运就是如此安排。

0 阅读:41

猜你喜欢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