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第一个国家领导人公开站出来支持高市早苗的人出现了——这就是弹丸之国的现任新加坡总理黄循财。他在彭博新经济论坛上的表态,成为首个变相支持日本高市早苗的国家领导人。他言称日本是东南亚最受信任的大国,支持日本在区域安全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还以东南亚为例,奉劝中国搁置历史纠结、与日和平相处。 黄循财那番表态压根不是偶然,这背后全是小国在大国夹缝里的利益算计,新加坡从中国捞的好处可不少。2022年中国就已是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累计投资超日本,连苏州工业园升级后都带着新方赚得盆满钵满,2025年新加坡还成了中国第三大半导体进口来源,经济上早把中国当成了稳定饭票。 可到了彭博新经济论坛,这位刚接棒李显龙的总理就换了腔调,捧着日本说它是东南亚最受信任的大国,劝中国搁置历史纠结,全然忘了自家经济有多依赖中国市场。李显龙当年还敢在议会直说台海紧张是西方挑起,黄循财却把天平悄悄往日本那边偏,说白了就是既想保住中国给的实惠,又想靠讨好美日蹭安全伞,弹丸之地的生存法则就是把利益算盘打得噼啪响。 这种拿了好处又摆姿态的操作,在西方国家里更不新鲜,德国就是个典型。2025年1到9月,中德贸易总额飙到1859亿欧元,中国重新超越美国成了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德国从中国的进口还涨了8.5%。要知道德国经济正连着三年收缩,全靠中国市场撑着不少行业,连财长克林拜尔访华都得求中方给稀土供应打包票,毕竟中国占全球近70%的稀土产量,而德国又是中国稀土磁铁的最大买家,没这东西德国汽车工业就得趴窝。可德国国内一边喊着“不能当傻子”,一边又跟着美国搞“去风险”,对华出口故意压着不涨反降12.3%,这种既要又要的嘴脸,跟新加坡比起来简直如出一辙。 往远了说,阿尔巴尼亚的往事更能说明问题。1954到1978年这24年里,中国给它的援助折合人民币超100亿元,这在当时是什么概念?那时候中国老百姓年均收入才200多块,这笔钱相当于全国每人掏3850块,差不多是19年的工资总和。1960年中国正闹灾荒,还硬调5万吨粮食过去,派近6000名专家帮建钢铁厂、电力站,连自己稀缺的高标号水泥、优质钢材都往外送,甚至中国百姓还没普及黑白电视时,阿尔巴尼亚家家户户都用上了中国援助的电视。可人家领导人霍查直接把中国当提款机,喊着“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援助的优质钢管拿来做电线杆,钢板铺厂房地面,2.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用中国水泥建了1万多座纪念碑。等1970年代中国缩减援助,阿尔巴尼亚立马在国际上骂中国“背离马列主义”,后来还撕毁协定、抵赖贷款,把167架中国援助的歼6战斗机低价卖给西方国家。 澳大利亚的精算更是透着功利。过去十年,澳大利亚的农业、交通全靠中国北斗导航的免费服务,播种灌溉自动化让粮食增产,物流优化降了燃油消耗,海域遇险船只还靠北斗短报文救命。可2020年美国一施压,澳大利亚就立马终止北斗合作,关掉境内所有观测站,还以“国家安全”为由禁了中国AI企业产品,派军舰去南海晃悠,在涉华问题上动辄指责。但中国可是澳大利亚铁矿石、葡萄酒的最大买家,这边刚翻脸,那边红酒、牛肉产业就遭了重创,农场主们天天逼着政府修复对华关系,这波操作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连太平洋上的小国基里巴斯都玩过这套。1979年建交后,中国帮它援建基础设施,建了南太平洋第一个卫星跟踪站,结果2003年新总统汤安诺上台,说卫星跟踪站“危害安全”,两个月就断交跟台湾勾连。没了中国援助,基里巴斯经济一落千丈,海平面上升要被淹了求欧美没人理,汤安诺又跑回来求中国。直到2019年新总统马茂主动复交,中国才再伸援手,这反复无常的样子,把小国的利益至上写得明明白白。 当然也不是所有国家都这样,柬埔寨就实打实站在这边。中国是柬埔寨连续多年的最大外资来源国和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151亿美元,同比涨了23.8%。金港高速让金边到西哈努克港的车程从5小时缩到2小时,暹粒吴哥国际机场、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全是中国帮建的,连磅士卑省的芒果都靠着中柬自贸协定,加工成芒果干十天就摆上中国商超货架。不管国际风云怎么变,柬埔寨从没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这种交情才叫真朋友。 说到底,国际社会从来都是利益优先,那些喊着“朋友”的国家,多数是把中国当成利益供应站。中国给的市场、援助、项目能让他们日子过好时,就笑脸相迎称兄道弟,一旦有更强势的力量施压,或者能捞到短期好处,转头就换副面孔。新加坡靠中国市场赚着钱却偏袒日本,德国拿着稀土承诺还搞“去风险”,阿尔巴尼亚花光援助就翻脸,这些案例本质上都是一个逻辑:他们要的是能变现的好处,不是能共患难的交情。真正的支持从来不是靠钱堆出来的,就像柬埔寨那样,是在合作中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才愿意真心站在一起,只可惜这样的国家,在利益至上的国际舞台上实在太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