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济南都市圈西向辐射的核心交通动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工程,G0311济南-聊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近日迎来重要节点——勘察设计(JLKCSJ)与勘察监理及双院制咨询(JLSYZ)两大核心合同段中标结果正式揭晓,标志着这项总投资超132亿元的省级重点工程,从规划阶段全面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预计2025年底开工、2028年底建成通车,将彻底改写济聊通道近30年的拥堵困局。 G0311济聊高速作为国家高速G3京台高速的重要联络线,始建于1994年,2000年通车以来一直是连接济南与聊城的“黄金通道”,但随着济聊同城化加速、沿线产业崛起,原有双向四车道已难以承载爆发式增长的交通流量——如今日均车流量达4万余辆,节假日峰值逼近9万辆,高峰时段拥堵超4小时,成为制约鲁中南北向运输效率的“交通瓶颈”。此次改扩建工程全长92.679公里,沿老路从德州市齐河县晏城枢纽(京台高速交叉点西侧)向西南延伸,途经齐河县南、聊城茌平区南、聊城经开区及东昌府区北侧,终至德上高速聊城西枢纽,全线按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扩容升级,设计时速120公里,整体式路基宽42米,通行能力将较现状提升4倍以上。 工程建设不仅是“扩容”,更聚焦“提质增效”,涵盖一系列复杂工程任务:桥涵方面需新建、改扩建特大桥2座、大桥6座、中桥10座,跨越京沪铁路、郑济高铁、南水北调干渠等重大交通与水利设施,施工技术难度突出;路网衔接上规划15处互通立交(含5处枢纽互通),实现与京台、德上高速等骨干路网的无缝串联,同时改扩建16处分离立交,优化区域交通转换效率;沿线设施同步升级,2处服务区将分别改造利用和移位新建,其中聊城东服务区计划升级为集充电、物流中转于一体的智慧综合服务枢纽,搭配2处养护工区和2处通信中心,全面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此次招标的两大合同段,分别对应工程前期的“设计攻坚”与“质量把关”,吸引了国内顶尖交通工程机构同台竞技。其中,JLKCSJ勘察设计合同段由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拔得头筹,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分列二、三位。作为本土龙头企业,山东交规院拥有丰富的八车道改扩建经验,此前主导的济广高速济南至菏泽段改扩建工程,创新应用单侧分离加宽、新建道路整体偏移等技术,还打造了全国首条改扩建零碳高速,其在生态保护、工程效率平衡上的技术积累,将为济聊高速改扩建提供有力支撑 ;而湖北交规院则凭借BIM技术领域的深厚实力(其主导的武天宜高速BIM应用项目曾获省级设计竞赛一等奖),成为该标段有力竞争者。 负责全过程技术监管的JLSYZ勘察监理及双院制咨询合同段,由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斩获第一,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紧随其后。华设设计集团在全过程咨询领域经验成熟,此前负责的深莞惠红色干线改建工程,通过BIM协同管理平台实现质量、安全、进度的精细化管控,其专业能力将为济聊高速改扩建的设计合规性与技术可靠性筑牢防线 ;双院制咨询模式的引入,更将通过双重技术审核,确保工程设计既满足智慧高速建设要求,又契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全程融入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元素,勘察设计阶段将全面应用BIM技术构建可视化模型,同步推进智慧高速专项设计,涵盖智能监控、车路协同等功能,为山东省高速公路“数字化升级”提供示范样本。建成后,济南至聊城的驾车通行时间将从当前的1.5-2小时压缩至1小时内,齐河、茌平、东昌府等沿线县区将全面融入济南1小时通勤圈,不仅能大幅降低煤炭、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物流成本,每年为沿线产业带来超20亿元直接经济效益,更能强化济南都市圈对鲁西、冀南、豫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为黄河流域跨区域协同发展搭建高效交通桥梁。 目前,项目已完成用地预审、环评审批等前期准备,中标单位将迅速启动勘察设计与监理咨询工作,重点攻克涉铁施工、生态防护等关键技术难题。随着各项前期工作的稳步推进,这条兼具民生价值与战略意义的交通大动脉,即将开启从“拥堵瓶颈”到“高效走廊”的蜕变,为山东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年轻人不会敬酒文化,这是一个好事啊
【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