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现危险动向,三菱重工再次上场。日本政府日前已将一批授权生产的爱国者防空导弹

冷紫叶 2025-11-23 21:09:17

日本出现危险动向,三菱重工再次上场。日本政府日前已将一批授权生产的爱国者防空导弹出口美国。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日本前年修改规定后,首次出口具杀伤能力武器的成品,而这批武器将由在日本对外侵略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三菱重工生产。 这批导弹可不是普通的武器配件,而是能直接击落战机和导弹的致命装备,单价就得400万美元。 更值得琢磨的是,这是日本2023年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后,头一回把杀伤性武器成品卖出去。之前就算给美国供货,也只敢动零部件的主意,成品武器是碰都不能碰的禁区。这次突破红线的活儿,偏偏交给了三菱重工来干,这背后的意味太耐人寻味了。 没人能忘了三菱重工在二战里的所作所为,当年偷袭珍珠港的零式战斗机,就是这家企业造的,后来还成了“神风敢死队”的自杀式武器,在侵华战场和太平洋上欠下无数血债。 长崎造船厂造出的“武藏”号战列舰,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战舰,靠着超强火力在海战中逞凶。整个战争期间,它光飞机就造了18000架,坦克装甲车4650辆,海陆空军火几乎全包。更让人发指的是,它还强征四万多中国劳工赴日,活活折磨死数千人,甚至偷偷贩卖鸦片到中国牟利。 就是这家背负着历史罪孽的企业,战后压根没真正“洗过手”,如今它依然承包着日本30%的防卫产品,海上自卫队近一半的潜艇、三分之一的驱逐舰都出自它的船厂。 陆上自卫队的90式坦克、89式步兵战车,航空自卫队的F-2、F-15J战斗机,全是它的手笔,年坦克产能能达到2000辆。这次接下“爱国者-3”导弹的生产订单,不过是它军工主业的常规操作。 日本对武器出口的限制可不是一下子放开的,而是像剥洋葱一样层层突破,1967年定下的“武器出口三原则”本来是道硬杠杠,后来干脆升级成全面禁运,这算是对战后秩序的基本遵守。 可从2014年安倍政府改出“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开始,口子就越撕越大,先卖非致命装备试水,再搞联合研发,2023年岸田内阁干脆把“援助被侵略国”加进出口理由,直接解除了杀伤性武器的出口限制。 2025年这单生意做得相当“精明”,10枚导弹只卖1900万美元,相当于打了五折,明摆着是亏本买卖。但这笔买卖背后藏着大算计,美国因为支援乌克兰,自家“爱国者”库存只剩计划需求量的25%,连欧洲的订单都停了。 日本选在这时候送上门,说白了就是用低价导弹换美国的“技术入场券”,作为回报,美国已经答应和它联合生产先进的AIM-120空空导弹,还扩大了新型导弹的共研规模。 三菱重工在这波操作里稳赚不赔,之前它生产“爱国者”导弹得靠波音提供导引头,产能一直卡在年120枚。现在打通了成品出口的通道,既能扩大产能摊薄成本,还能借着美国的渠道敲开全球200亿美元的防空武器市场。 对日本整个军工体系来说,这更是打破僵局的关键一步,长期靠自卫队订单活着的军工企业,终于找到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事儿根本不是孤立的,就在出口导弹的同时,日本自民党已经在讨论修改包括“无核三原则”在内的三份安保文件,防卫预算更是连着涨了十三年。从解禁集体自卫权到现在出口杀伤性武器,日本正在一步步剥离战后和平体系的束缚。 嘴上喊着“建立无核武器世界”,背地里却在强化“延伸威慑”合作,甚至想搞“核共享”,这些动向堆在一起,任谁都得警惕。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就明确表态,要是日本敢重走军国主义老路,国际社会绝不会答应。这话可不是空话。 当年《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明写得清清楚楚,日本作为战败国得完全解除武装,不能保留能重新武装的产业。可现在三菱重工这样的战犯企业还在大肆生产军火,日本政府还在主动突破武器出口限制,这根本就是在挑战战后秩序的底线。 三菱重工的再次上场,本质上是日本军事扩张野心的集中体现,这家企业的发展史,几乎就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衰史。 从二战时靠屠杀牟利,到战后靠着“寓军于民”的模式潜伏,再到现在借着美国的需求重新抬头,每一步都踩着危险的节点。10枚“爱国者”导弹的交付看似小事,实则是日本向国际社会发出的“扩军宣言”。 要是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东亚的安全格局迟早要被打破,当年三菱造的武器给亚洲带来了多大灾难,老辈人都记得清清楚楚。现在这家企业重新活跃在军火市场,日本政府还在背后推波助澜,要是不及时警惕,历史的悲剧说不定就会重演。国际社会绝不会看着日本把和平承诺当废纸,这步危险的棋,迟早得付出代价。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冷紫叶

冷紫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