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化工老大,巴斯夫的CEO,就扔了一句话,整个柏林都安静了。 他说,现在谁不投

山寒客半青论世界 2025-11-23 18:55:24

德国化工老大,巴斯夫的CEO,就扔了一句话,整个柏林都安静了。 他说,现在谁不投中国,谁就是放弃未来。 当地时间 11 月 12 日,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的 CEO 凯礼在闭门投资者会议上的一句话,让喧嚣的德国政坛瞬间安静 ——“现在谁不投中国,谁就是放弃未来”。 这番直白的表态,狠狠戳破了柏林政界反复炒作的 “去风险”“脱钩” 话术,却道出了全球企业界的共同心声。其实这句话不是空口感慨,而是巴斯夫用真金白银和市场数据得出的结论。 中国早已不是可有可无的海外市场,而是巴斯夫的 “增长底牌”。 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场,中国 2025 年化工行业市场规模已达 12 万亿元,未来五年还将稳步增长至 15 万亿元以上,年增速保持在 6%-7%,这在全球化工行业中是独一份的增长动力。 对巴斯夫来说,中国市场的分量更是实打实的:2024 年大中华区销售额约 86 亿欧元,占集团总销售额的 13% 以上,而且利润增速远高于德国本土和北美市场。 更关键的是,中国不仅能卖产品,还能提供 “从实验室到工厂” 的完整生态 —— 快速的项目审批、配套完善的产业链、充足的专业人才,这些都是欧洲早已难以比拟的优势。 巴斯夫用实际行动投票,最能说明问题。正在广东湛江建设的一体化基地,规划总投资约 87 亿欧元,是巴斯夫历史上最大的单笔投资项目,也是德国企业在华规模最大的投资。 这个基地可不是简单的工厂,而是要建成继德国路德维希港之后的全球第三大一体化生产基地,2030 年全面投产后,能形成从基础化工到高附加值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除此之外,巴斯夫还在上海投资 5 亿元扩建生产线,瞄准中国火热的电动汽车市场,预计 2027 年投产后产能将提升 70%。从南京到重庆,从上海到湛江,巴斯夫的投资版图越铺越广,本质上是跟着市场和机遇走。 反观欧洲市场,早已陷入增长困境。受能源价格高企、监管严苛、需求疲软影响,欧洲化工行业举步维艰,巴斯夫不得不在本土实施大规模裁员和关厂计划,2025 年甚至被预计为近 20 年来盈利最差的年份。 一边是欧洲市场的 “寒冬”,一边是中国市场的 “热土”,任何一家想活下去、求发展的企业,都不难做出选择。 凯礼的话其实是在提醒:所谓 “供应链独立”“去风险”,本质上是放弃增长机会。就连大众、西门子、默克等其他德国巨头,也在加速对华投资,因为大家都清楚,离开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制造业中心,增长就成了空谈。 中国的外资政策也早已不是 “来者不拒”,而是 “优中选优”。近年来中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减少制造业准入限制,为重点项目提供差异化服务,像巴斯夫湛江项目这样的高质量投资,就能享受到快速审批、政策支持等便利。 这种双向选择让真正愿意深耕中国的企业受益,而摇摆不定的投机者只会被边缘化。巴斯夫的投资不是单向付出,而是与中国市场的共赢 —— 既分享了中国发展的红利,也为中国带来了先进技术和就业机会。 凯礼的话让柏林沉默,恰恰是因为戳中了真相:政治话语可以炒作 “脱钩”,但企业的账本不会说谎。 中国的市场规模、增长潜力、完整产业链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共同构成了不可替代的吸引力。对全球企业来说,投资中国早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未来的必答题。巴斯夫的坚定布局,正是看清了这个大势,也用一句话道出了所有务实企业的心声。

0 阅读:148
山寒客半青论世界

山寒客半青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