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2岁的金庸迷上了一个年仅16岁的女招待。他跟妻子朱玫摊牌要离婚,朱

地缘历史 2025-11-23 09:48:33

1976年,52岁的金庸迷上了一个年仅16岁的女招待。他跟妻子朱玫摊牌要离婚,朱玫只提了一个狠条件:“可以,但那个女的必须去做绝育手术”。金庸答应了。可谁也想不到,就在他们为离婚拉扯时,远在美国的大儿子查传侠,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19岁的生命。   这件事,成了金庸一辈子都过不去的坎。   当时,金庸正在报社连载《倚天屠龙记》,写到一半,突然接到了从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   电话那头,是让他瞬间崩溃的消息——长子查传侠自杀了。   金庸后来回忆,他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却还要继续写稿,只能一边流泪一边写。   那一天,整个报社的人都感觉到了这位大侠的悲痛。   可问题来了,一个19岁、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天之骄子,为什么会走上绝路?   有人说,是因为他跟女朋友吵架,一时想不开。但这只是导火索。真正压垮他的,是父母婚姻的决裂。   查传侠从小就极其聪慧敏感,11岁时就写过文章感叹人生虚无,他早就察觉到父母关系不睦。   得知父亲有了外遇并决意离婚后,他曾多次打电话劝说金庸,希望他能回心转意,维系这个家。   但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父母的决裂,让他彻底陷入了绝望。   说到这,就必须提金庸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第一个,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朱玫。   朱玫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主妇。   她本名朱露茜,是香港大学的高材生,新闻记者出身,一口流利的英语,比金庸小11岁。   1956年,两人在香港美丽华酒店结婚。三年后,金庸决定创业,办一份属于自己的报纸,那就是后来的《明报》。   创业初期要多难有多难。朱玫不仅是报社唯一的女记者,每天深夜还在家里煮咖啡、做饭,给通宵工作的同事们提神。   最困难的时候,她甚至变卖了自己的嫁妆首饰,来给报社发工资。   可以说,没有朱玫的倾力相助,就没有后来的《明报》商业帝国。   她为金庸生下了二子二女,既是他的贤内助,更是他事业上最得力的战友。   但很快,事情就变了。   1976年,金庸在跑马地附近的一家酒吧里,认识了一个叫林乐怡的女招待。   林乐怡当时只有16岁,比金庸小了整整29岁。那天金庸心情不好,多喝了几杯,结账时多给了10块钱小费。   林乐怡却把钱退了回来,轻声说了一句:“你一个文人,赚钱不容易,以后别来了。”   就是这句体贴的话,瞬间击中了金庸。   他觉得这个年轻女孩不仅清纯美丽,还善解人意,能慰藉他那颗“伟大而脆弱的心灵”。   很快,两人就在跑马地同居了。金庸亲昵地称她为“小龙女”。   纸终究包不住火。朱玫很快就从一个送稿员工的口中,知道了丈夫出轨的事。   朱玫的性格极其刚烈,她无法容忍背叛。   在一次雷炜坡的婚礼上,金庸出于礼貌问她是否需要送回家,她冷冷地回了一句:“不用了。”   这种决绝,贯穿了她的一生。   当金庸正式提出离婚时,朱玫没有哭闹,而是提出了两个在当时看来极为苛刻的条件。   第一,金庸必须支付一笔高额的经济补偿。   第二,也是最狠的一条:那个叫林乐怡的女人,必须去做结扎输卵管的手术,永远不能生孩子。   朱玫这么做,目的很明确,她要保障自己四个子女的继承权不受任何威胁。   金庸为了能和林乐怡在一起,竟然答应了这个条件。   1976年10月,查传侠自杀的消息传来。同一年,金庸和朱玫正式离婚。   年底,他便与林乐怡结了婚。林乐怡也履行了那个残酷的承诺,终生未育。   这件事让金庸身边的朋友都无法谅解。但婚姻的破碎,只是悲剧的开始。三个人的命运,从此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离婚后的朱玫,展现了她惊人的骨气和决绝。她拒绝了金庸提供的任何经济资助,也几乎与自己的子女断绝了联系。   她一个人在香港,靠摆地摊维生,晚景极其凄凉。   1998年,朱玫因肺痨病逝于香港律敦治医院,走的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享年63岁。   更令人心酸的是,她的遗体最后是由医院员工帮忙收敛的,因为无人前来认领。   而林乐怡,在履行了绝育的承诺后,被金庸送去澳洲留学。   回来后,她成了金庸晚年最贴心的伴侣,专心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与金庸的子女们关系也处得不错。   她背负着“第三者”的标签,安静地陪着金庸走完了人生最后的路。   2018年金庸去世后,她卖掉了两人在跑马地的房产,套现了约1.2亿人民币。   金庸自己呢?他虽然得到了新的爱情,但长子的死和对朱玫的愧疚,成了他一生的心结。

0 阅读:4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