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重金悬赏捉拿建文帝重臣齐泰。得知消息的他想要骑马逃到外

武某人 2025-11-22 16:23:27

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重金悬赏捉拿建文帝重臣齐泰。得知消息的他想要骑马逃到外郡,属下劝说他的白马太显眼,齐泰竟说:用墨汁把马涂黑就行了。 当墨汁一遍遍涂抹在马背上,齐泰说了一句:“它若认得路,就能带我出城。”可那匹马终究没有改变命运,也没能改写主人的结局。南京城破之后的第六日,他在逃亡途中被认出,当场被捕。朱棣亲自审问,齐泰始终不言一词,几日后被押往市口处决。 他临刑前不愿留书,亦未托付家人。看热闹的百姓议论纷纷,有人认出他当年亲自督修建文诏令的模样,又有人低声说:“到底是个死得其所的人。” 齐泰死时年仅五十,朝中同列多已降燕,独他与黄子澄不肯低头。朱棣虽称帝,却未给他们加“乱臣贼子”的罪名,只在廷议中冷声说:“书生误国,焉能为政。” 靖难之役爆发前两年,齐泰就已察觉北方异动。彼时他任兵部左侍郎,兼掌机要。他与黄子澄、方孝孺一同制定削藩计划,拟先从西南数王动手,逐步逼压燕王朱棣。但他未料到,一纸调令竟成了点燃叛乱的导火索。 建文帝下旨召朱棣入京“讲经”,实为剥夺兵权。朱棣诈称“发狂”,拒不从命,齐泰却仍坚持再派使节,甚至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入府搜查。此举反激朱棣起兵,举“清君侧”之名南下。 齐泰对局势的误判在战争初期显露无遗。南军屡败,京师震动,他仍坚称“北兵粮重难行,持久自破”。即便南京城外传来战报,他仍主张“不战守待”。直至金川门陷落,皇宫起火,建文帝失踪,城中局势彻底崩溃,他才决定突围出走。 然而此时已无退路。他以为凭自己在外郡积攒的官声或可重整兵马,殊不知燕军早布下罗网,一封封“搜拿建文余党”的告示贴遍道路。 那匹白马,是他在洪武年间受赏时所得,通体雪白,脚力极强。属下劝他改骑其他坐骑,他却执意带上这匹。他说:“它跟我多年,比人可靠。”涂墨一事,虽可掩一时,但终究被汗水冲洗,露出马背一片斑驳白色。 多年之后,一名曾在兵部任吏员的老人提起齐泰,说他“知书却不识人,通政却难断事”。当年他因笔记细密、记忆过人而入朱元璋之眼,后又因擅论兵事被朱允炆倚重。可惜,他未曾临阵带兵,不知前线多变,却敢拍案定策。朝中有人私语:“齐泰可参谋,不可统局。” 《明史》中称其“志节可嘉,然谋多失当”。他与黄子澄联手主导建文初政,确立“削藩安内”方针,却未有效识别真正威胁,错判朱棣心性,误触其逆鳞。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武某人

武某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