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人眼泪直流!爸爸去世,妈妈选择改嫁,希望10岁的女儿能理解自己!女儿为了让妈妈能过得好,点头同意。女孩:“我在幼儿园学过,人不能自私!我不能用自己的自私,打赌别人可以接受有孩子的女人。” “没有人会愿意娶一个有孩子的母亲的,要是我跟妈妈一起生活的话,就没有人愿意娶妈妈了!” 这个小女孩的故事,看一眼就让人鼻子发酸,她爸爸走得早,家里就剩她和妈妈相依为命。 本来生活已经够不容易了,没多久妈妈身边出现了一个想一起过日子的男人。 可妈妈心里犯难,她怕女儿接受不了,迟迟不敢答应,只能试着小心翼翼地跟孩子开口,说想再组个家。 换成一般十岁的小孩,估计早就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抱着妈妈不撒手:怕妈妈不要自己、怕家散了、怕以后没位置。 可这个女孩沉默半天,抬头看着妈妈,眼眶都红了,却硬撑着说了一句话:“妈妈,我同意你改嫁。我在幼儿园学过,人不能自私,我不能为了自己,让别人不愿意接受一个有孩子的女人。”说出口还点点头,反过来安慰妈妈,让她放心。 这话从一个才十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成年人听了都得沉默,她明明还是该抱着妈妈撒娇、耍脾气的年纪,却被生活逼着提前长大。 后来志愿者上门才知道,小女孩现在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家里条件不算差,但绝谈不上宽裕。 志愿者问她缺不缺妈妈的爱,她眼眶红了,却仍然笑着说:“不缺。妈妈每次来看我都会给我带新衣服、学习用品,还有零食,她爱我,只是用另一种方式。” 短短一句话,把她的懂事写得透透的:她不是不难过,只是不愿埋怨。 当别人问她需要什么帮助时,她的回答更揪心:“要点学习用品就行,别给我太多,不然别的小朋友就不够了。” 十岁的孩子,却已经替别人考虑、怕占资源、怕给别人添负担,很多网友看完都忍不住说:“孩子不是天生懂事,是被迫懂事。”这句话套在她身上,真是一点不差。 现实里,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听到妈妈要再婚,第一反应不是支持,而是害怕,怕自己没位置了,怕新爸爸凶,怕妈妈有了新家就忘了旧孩子。 甚至有孩子哭着喊:“你结婚我就不要你了!”这些激烈反应背后都是一句话:害怕失去妈妈。 可这个女孩呢?她没替自己争一句,却先替妈妈想:“我不能拖累你。” 她把自己的委屈埋进心里,把理解和成全留给妈妈,她不是不想妈妈,是怕自己留得太紧,妈妈的幸福飞不起来。 妈妈也答应了她,说等她上大学、有能力了,就把她接到身边一起住。 这句话成了女孩心里的光,让她在爷爷奶奶家咬牙懂事、安静长大,可谁能想到,这一路她要忍多少?别的孩子放学有妈妈牵手,她没有,别人发烧时妈妈守在身边,她没有,别人撒娇耍赖有人宠,她只能告诉自己:“我得懂事一点。” 有句话说得好:孩子的成熟都是带血的。 十岁本该是笑、是闹、是天真,可她却背着“不自私”的枷锁,把自己最柔软的渴望藏得死死的。 她不是不想妈妈,是太爱妈妈,所以宁愿让自己疼一点,她不是天生懂事,是生活逼她学会“站大人角度看问题”。 希望妈妈能记得曾经说过的话,别让孩子把懂事变成一辈子的遗憾,更希望有人能对她说一句“孩子,你不是自私,你有资格撒娇,你值得被爱。” 一个十岁的孩子,不该靠隐忍换懂事,不该把泪往肚里咽,更不该一个人担下这么重的情绪。 她值得一个明亮温暖的未来。 对此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