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男子帮老板买利群香烟送人,谁料,次日老板把烟退回来,骂男子买假烟让他丢面子,男子气坏了,跑到该烟店分3次买了5条利群,并录视频作证,回家后又拍摄香烟编码,最后再拿到烟草公司鉴定,鉴定结果显示,5条利群全部是假的。没想到,老板反咬一口:说不定他买回去后调包了,我知道他这种人专门靠打假讹钱。男子气不过找媒体,结局亮了。 11月14日陈先生被老板叫到办公室后,劈头盖脸就把他骂一顿,说他办事不利,不会做人。 陈先生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等老板骂完刚想问他自己做错了什么。 老板突然从身后拿出利群香烟扔到陈先生面前,又继续骂道:“看看你干的好事,拿个假烟糊弄人家,你真当人家是傻子,真是让我丢尽脸面” 陈先生听完总算是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11月12日晚上,陈先生和老板出去应酬,他们先是请客户在酒店吃了一餐,完了之后,又到附近的KTV唱歌。 几个人一直玩到凌晨12点多,为了讨好客户,老板吩咐陈先生去给客户买条烟。 当晚,陈先生离开前,老板特意交代要买好烟,拿得出手的,过后再报销。 陈先生信誓旦旦地跟老板承诺,他一定把事办好,叫老板放一百个心。 之后,陈先生从KTV出来,为了省时间,他尽量就近买,好巧不巧,在离KTV不远的地方,刚好有个商店。 陈先生走进去一看,店里摆卖了很多香烟,他没多想拿了一条利群,又另外买了一包别的烟,加起来一共450元付给店家老板就离开了。 陈先生怎么也没想到,他买到的竟然是假烟,这个商店老板心太坏了,害自己白白挨老板一顿骂。 陈先生越想越气,他一定要给这个黑心的商家一个教训,不能让他继续祸害别人。 于是,在接下来的2天时间,陈先生分3次,去该商店买了一共4条利群,最后一次是16号晚上买的。 当天,为了拿到证据,陈先生特意叫去朋友帮忙拍视频。 从他进店开始录一次视频,然后从店里拿着香烟走出来时又录了一次。 接着陈先生回到车上后,又拿出香烟把香烟的盒子编码也拍下,两人做完这些后,才开车离开。 11月17号,陈先生拿着那5条香烟,去到当地的烟草公司让工作人员鉴定,最终,鉴定结果显示,陈先生带去的5条香烟全部是假货。 事后,陈先生拿着这些证据找到商店老板,可他死活不承认那是他的烟,并对陈先生嚷嚷着说,一看陈先生就是职业打假人,他最痛恨这种人。 陈先生气不过,找来媒体曝光这个事。 记者先是找了烟草公司相关人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陈先生带来的那几条香烟的确全部是假烟,但是他提供的视频没法证明那是从商店老板那买的。 商店老板说,陈先生从他店里买走香烟后,回到车上,他有没有把烟掉包了谁也看不到,烟草公司认为商店老板说的也没错。 记者又问商店老板,这个烟盒子的编码,是不是你店里的? 商店老板没有理会记者,他一边走开一边喊话,看陈先生这个人一看就是干那种事的人,专门打假讹人钱财,最坏的就是他们这种人。 陈先生说,如果他是专门打假的,他不会分几次来买,但是商店老板并没有理会陈先生,他一直说着要陈先生提供有力的证据,如果没有,就不要打扰他做生意。 事后,烟草公司工作人员透露,该烟酒店在2024年曾有过售假记录(被查到3包假烟)。 目前烟草公司已经计划对该店开展专项检查,陈先生表示会继续维权。 陈先生帮老板买烟遭误解,没有忍气吞声,反而细心留存证据维权,这份较真劲儿太值得点赞! 黑心店家售假在先,被发现后不仅拒不承认,还反咬一口污蔑陈先生“打假讹钱”,嘴脸实在难看。 更让人气愤的是,该店早有售假前科,如今仍不知悔改,分明是漠视规则、藐视消费者权益。好在烟草公司已启动专项检查,希望能彻查严罚,斩断假烟流通链条。 消费者维权本就不易,陈先生的坚持不仅是为自己讨公道,更是在守护更多人的权益,这样的“较真”就该被支持! 那么,从法律角度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本案中,商店老板销售假冒利群香烟,且曾有售假前科,属明知商品假冒仍销售的欺诈行为。 陈先生作为消费者,即便后续为维权分3次购买,首次购买及合理范围内的购烟行为仍可主张三倍赔偿,其留存视频、编码等证据的行为,为维权提供了关键支撑。 《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58条规定,销售非法生产的烟草专卖品的,由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销售总额20%以上50%以下的罚款,并将非法销售的烟草专卖品公开销毁。 本案中,该商店销售经烟草公司鉴定为假货的利群香烟,违反烟草专卖管理规定,且存在售假前科,烟草公司计划开展专项检查符合法律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