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好心提醒,近期不要去日本旅游,结果想到有一大波人急眼了,说自己就要去。这种情

阿智通鉴 2025-11-21 12:29:42

国家好心提醒,近期不要去日本旅游,结果想到有一大波人急眼了,说自己就要去。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就是那些藏在身边的亲日分子。   这些人可不是简单喜欢日本文化那么简单,他们早就把对日本的崇拜刻进了骨子里,甚至到了不分是非的地步。国家的提醒明明摆着实实在在的风险——今年日本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接二连三,好几起遇袭事件至今没破,安全环境肉眼可见地恶化,再加上日本领导人公然在涉台问题上挑衅,把中日交流的氛围搅得一团糟,可在他们眼里这些全成了“小题大做”。   他们总爱拿日本的“精致”“有序”说事儿,却对那些针对同胞的危险视而不见;嘴里念叨着“旅游无国界”,却忘了国家提醒的初衷是护着老百姓的安危。   更让人膈应的是,有些人为了抬日本,还故意踩自己国家,说什么“国内去哪都人挤人,日本才叫真旅游”,这种连基本立场都歪了的话,一听就知道是打心底里把日本奉成了“理想国”,对自己的根反倒没了认同感。他们急眼,本质上是不想让自己心中的“完美滤镜”被打破,更不愿承认日本并非想象中那么安全,国家的提醒戳中了他们自欺欺人的痛点。   比起这种立场跑偏的人,另一种情况更让人觉得可惜,就是有些人心不坏,脑子却实在不清醒。他们不是故意亲日,甚至谈起日本侵华历史也会愤慨,可一涉及旅游,就把国家的提醒当成了耳旁风,总觉得“我就去玩几天,能有啥事”,满脑子都是樱花、温泉和美食,把潜在的风险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些人多半是被短视频里的旅游博主带偏了,那些镜头里只有干净的街道、可口的料理,从来不会提深夜街头可能遭遇的危险,也不会说遇到突发状况时跨国求助有多麻烦。   他们不知道,外交部和文旅部的提醒从来不是随便发的,每一条背后都是无数真实案例的总结,是驻外使领馆一次次处理同胞求助后得出的警示。   去年就有游客不听劝去了治安恶化的地区,钱包被抢不说,报警后因为语言不通、证据不足,最后只能自认倒霉。可即便有这样的例子,他们还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倒霉事轮不到自己头上”,把一时的玩乐看得比自身安全还重。   这种不清醒,本质上是缺乏风险意识,把“出去玩”这件事看得太简单,忘了在异国他乡,个人的安危从来都离不开国家的后盾,而国家的提醒正是最直接的保护。   其实这两种人的反应,都暴露了一些深层问题。亲日分子是长期被片面信息洗脑,把日本过度美化,甚至模糊了历史与现实的边界;而脑子不清醒的人,则是被碎片化的娱乐信息裹挟,失去了对风险的基本判断。   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忘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国家从来不会平白无故限制老百姓的出行,所有的提醒都是基于对公民安全的考量。那些急着要去日本的人,不妨静下心想想,是樱花温泉重要,还是自己的人身安全重要?是博主的镜头重要,还是国家的郑重警示可信?真要是在日本出了意外,哭着找使领馆求助的时候,可没人会管你当初是不是“急眼了要去”。   说到底,旅游是为了放松开心,可前提是平平安安。国家的提醒不是“禁令”,而是“保护伞”,听进去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那些急着反驳的人,与其跟国家的善意提醒较劲,不如好好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看清了现实——毕竟风景再美,也比不上平安回家重要。

0 阅读:72

评论列表

我勒个去

我勒个去

1
2025-11-21 16:13

以后只要国家发了公告,再有过去被套的 自行解决即可

猜你喜欢

阿智通鉴

阿智通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