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一小伙钓了一条大鱼,好不容易拉上岸,却吓得鱼竿都扔了!原来,这条白色的鲟鱼,很像传说中的“中华鲟”,有“长江鱼王”之称,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俗称“牢底坐穿鱼”,他吓得放生,并拍了视频自证,然后主动致电公安“坦白从宽”,当事人:连打了3个公安电话确认! 这位小伙跟咱们好多喜欢钓鱼的人一样,趁着有空去江边抛几竿,就图个放松自在。一开始也没什么特别的,直到鱼线突然传来一股猛劲,“唰”地一下被拉紧,那力道大得差点把他手里的鱼竿给拽飞了。 他赶紧双手死死攥住竿柄,心里又惊又喜,直觉告诉他,水下这东西绝对不小。 接下来的十多分钟,可真是场实打实的极限拉锯战。水下的巨物一个劲地往深水里钻,小伙在岸边憋着力气往后拽,鱼线时不时发出“嘶嘶”的切水声,听得人心里发紧。 他累得气喘吁吁,胳膊都快酸麻了,脑子里还忍不住琢磨:这要是钓上一条千斤大物,那可真是太有面儿了,说不定还能成钓友圈里的“传奇”。 可等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水里的东西拖上岸,定睛一看,瞬间吓得手里的鱼竿“啪嗒”掉在地上,后背都冒冷汗了。 眼前这条鱼大概半米来长,浑身泛着白色,背脊却是墨黑色的,最显眼的就是那个尖长的吻部。这模样一下子就让他想起了平时刷短视频时看到的普法内容. 这不是普通的鱼,是传说中的“牢底坐穿鱼”啊! 他心里咯噔一下,哪还有半点想炫耀的心思,满脑子都是“完了完了,这可是保护动物,碰不得”。求生欲瞬间拉满,他也顾不上累得气喘吁吁,扶着旁边的树干,赶紧掏出手机拍视频,把自己放生的过程完完整整地记录下来,就怕有啥说不清的。看着那条鱼慢悠悠地重回江里,他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了点,但还是不踏实。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干脆主动给公安机关打了电话“投案自首”。电话里他说得又着急又坦诚,就怕自己无意中犯了法。挂了电话还觉得不放心,又连着打了两次,直到民警明确告诉他“误钓之后及时放生,就是守法公民,不用担责”,这块压在他心头的大石头才算彻底落了地。 本来大家都觉得这事儿到这就结束了,小伙子守法意识挺强的,值得点赞,可网友们扒了后续的视频,发现了一个让人心里发沉的细节。有懂行的网友说,这条鱼大概率不是中华鲟,而是比中华鲟更稀缺的长江鲟,这种鱼早就被列入野外灭绝的等级了,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更让人揪心的是,从视频里能看出来,这条长江鲟并不是正儿八经咬了鱼饵上钩的,而是被小伙海杆上的锚钩,意外挂住了尾部神经密集的地方。虽然小伙不是故意的,法律上也不会追究他的责任,但这种“锚鱼”造成的伤害,对这条珍稀鱼类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视频里能清楚看到,这条鱼被放生入水后,游动得特别缓慢,一点都不灵活。那不是舍不得离开,更像是受了重伤之后没力气了。想想也是,身上带着那么严重的贯穿伤,就算回到了长江里,能不能躲过天敌的追捕,能不能撑过伤口感染,能不能在水里正常存活下去,都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其实这事儿也能看出来,这些年的普法教育和长江十年禁渔,是真的在普通人心里扎了根。小伙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这是保护动物,还主动放生、报警,这份对法律的敬畏心,比任何监控都管用。但同时,这起“误伤”也提醒了咱们,跟这片水域打交道的时候,得更温柔、更细心一点。 守住保护野生动物的底线,不光是不吃不碰,更在于每一次抛竿的时候,多一份审慎。比如选择合适的鱼钩,避免用容易造成误伤的锚钩,抛竿的时候多留意周围的环境,尽可能减少对水下生命的意外伤害。 毕竟长江里的每一条珍稀生物,都是生态链里重要的一环,咱们多一份呵护,它们才能多一份存活的希望。 这小伙的经历虽然有惊无险,但背后的生态意义却挺沉重的。 希望以后不管是钓鱼的人,还是在江边活动的人,都能多一份对自然的敬畏,多一份对生命的呵护,让长江里的这些“活化石”,能好好地存活下去。 信息来源:快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