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海军作战部在日宣布 日本东京,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说了一句话:美国海军

明月文史世界啊 2025-11-20 19:12:56

就在刚刚 美国海军作战部在日宣布 日本东京,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说了一句话:美国海军相比其他海军,尤其是东方大国,拥有“明显优势”。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表示美海军高度关注东方大国的造舰速度和力量结构变化。 这位名叫考德尔的美军上将,在东京的讲话简直是“自欺欺人”的典范!嘴上喊着“明显优势”,眼神里却藏不住对东方大国的忌惮,这种心口不一的表态,说白了就是给自己壮胆罢了。要知道,美国海军所谓的“优势”,早已不是几十年前那种碾压级的存在,现在更像是纸面上的数字游戏——现役295艘舰艇看着不少,但2027年就要降到283艘,退役速度比新建还快,这哪是优势?这是在走下坡路啊! 美军的“优势”水分到底有多大?看看数据就一目了然。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早就预警,美海军舰艇妥善率低得离谱,11艘航母只有4艘能随时执行任务,32艘大型两栖舰船超半数战备拉胯,两栖舰艇的10年平均妥善率才45%,连及格线都够不上。反观东方大国,2024年下水舰艇总吨位直接突破13万吨,2025年预计服役23万吨,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年新增一个韩国海军的规模,比整个德国海军的总吨位还多!考德尔上将特意提到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满载排水量接近5万吨,搭载电磁弹射技术,连他都得承认是“性能非常强大的大型军舰”,这难道不是对所谓“明显优势”的最大打脸? 造舰速度的背后,是工业实力的硬较量,这才是美军真正焦虑的核心。美国造船业早就今非昔比,全球市场份额连0.13%都不到,13家海军造船厂9家停产,80%的造舰工作全靠两家公司撑着。更要命的是熟练工人短缺,潜艇生产线未来10年得新增10万名工人才能达标,现在的造船工人平均年龄都52岁了,年轻人没人愿意干,这样的工业基础怎么跟东方大国比?咱们可是拥有全球最完整的造船产业链,船用配套率近乎100%,从钢板到核心设备全能自主生产,055大驱一年能交付4艘,这种“下饺子”的速度,美军看了能不慌? 考德尔嘴上硬气,行动上却很诚实——他在东京直接呼吁日本把军费从GDP的2%提到5%,还拉着韩日搞同盟,说白了就是自己造舰跟不上,想让盟友冲在前面当“炮灰”。这种靠捆绑盟友续命的操作,恰恰暴露了美国海军的力不从心。要知道,美国海军的新型驱逐舰DDG(X)原定2032年量产,现在直接推迟到2034年,单艘成本从33亿美元涨到44亿美元,成本超支、工期延误成了常态,反观东方大国的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一步到位,服役后直接补齐航母战力短板,这种技术代差正在快速缩小。 这里给大家科普三个专业知识点:舰艇妥善率是衡量海军实战能力的核心指标,80%才是合格线,美军两栖舰艇45%的妥善率意味着一半以上都是“趴窝舰”;区域拒止战略的关键是造舰工业和技术迭代,东方大国靠快速造舰和先进装备,已经构建起有效的近海防御体系;造舰产业链完整性直接决定战时产能,美国41%的船舶配套率,意味着战时根本没法快速补充舰艇。大家觉得,舰艇数量和妥善率,哪个对实战更重要?23万吨的年服役吨位,是不是超出了你的预期? 美军的焦虑,本质上是霸权思维与现实实力的脱节。他们习惯了全球海洋“一家独大”,却不愿接受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不愿承认自己产业空心化带来的恶果。东方大国的造舰速度,从来不是为了争夺霸权,而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从也门撤侨到亚丁湾护航,咱们的海军走得越远,维护和平的能力就越强。 美国海军所谓的“明显优势”,早已在日复一日的造舰竞赛中不断缩水。工业基础的差距、成本控制的失衡、人才队伍的断层,这三大难题不是靠喊口号就能解决的。而东方大国的发展,靠的是脚踏实地的工业积累和技术创新,这种硬实力,从来不需要靠“嘴炮”证明。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79

评论列表

星浪

星浪

2
2025-11-20 19:27

在老头舰、破船的数量上是有优势

人间正道

人间正道

2
2025-11-20 19:39

现在是体系作战,以为海战就是纯和你军舰对军舰吗。

猜你喜欢

明月文史世界啊

明月文史世界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