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又想打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输了,现在又想当第三次战败国

地缘历史 2025-11-20 17:47:29

德国又想打仗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输了,现在又想当第三次战败国?德国人不缺吃不缺穿,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国民再次送上战场?   就在2025年,曾饱受战争创伤的德国,其行为愈发令人匪夷所思。   总理默茨领导的政府不仅未反思历史,反而磨刀霍霍,一步步将国家推向与俄罗斯对抗的深渊。   其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不断升级,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武器供应国。   2025年5月,默茨公然宣布支持乌克兰本土生产远程导弹,甚至首次表态“不排除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   这种射程高达500公里的武器一旦提供,俄方警告此举等同于“直接参战”。这种引火烧身的做法,完全无视了历史的惨痛教训。   仅仅一个月后,德国便与乌克兰签署了价值57亿美元的军事合作协议。   该协议竟允许乌方生产射程不受限的武器,用于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   这种赤裸裸的挑衅,无疑是在为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火上浇油,其心可诛。   值得观察的是,德国的战争叫嚣并非只停留在口头。   2025年6月,德国主导北约“波罗的海行动-2025”军演,联合13国出动40艘舰艇、9000名士兵。   更在立陶宛永久部署一个装甲旅,将枪炮直接架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   同期,德国空军的F-35A战机现身芬兰,参与“大西洋三叉戟-2025”联合空战演习。   演习区域紧邻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其军事恫吓的意图昭然若揭。   这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做法,正把德国人民拖入危险的境地。   在国内,德国的军备扩张更是到了疯狂的地步。   2025年9月通过的《国防采购法案》,计划在2028年前完成装备采购,目标包括新增“豹2”坦克、扩建陆军至10万人。   这种穷兵黩武的姿态,与二战前的德国何其相似。   其2025年军费预算已高达950亿欧元,占GDP的2.4%。更计划在2029年增至1620亿欧元,占比高达3.5%。   为此,柏林不惜突破“债务刹车”举债1万亿欧元支持防务。这种牺牲民生搞军备的做法,正引发德国国内的强烈不满。   一个曾因战争分裂45年、有700万妇女失去亲人的民族,如今却在主动拥抱战争。   默茨政府推动欧盟修订《对外贸易法》,永久性阻止“北溪-2”管道重启。   此举导致严重依赖俄油的施韦特市炼油厂面临裁员危机,工人们的生计被政客的野心无情葬送。   俄罗斯的反制措施也接踵而至,冻结德国企业在俄资产,停止稀有金属出口。   这直接冲击了德国汽车产业的芯片产能。默茨政府的短视与鲁莽,正在让德国经济付出沉重代价,可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值得关注的是,德国社会内部已出现明显裂痕。   民调虽显示约50%民众认同“俄罗斯构成威胁”,但在与俄罗斯有深厚历史纽带的东部地区,如德累斯顿,亲俄情绪依然强烈。   政府的“恐俄症”宣传,正撕裂着整个社会。   更可悲的是,约500万旅俄德裔群体因政府的煽动而遭受网络暴力。这些本应是两国沟通桥梁的民众,如今却成了政客野心的牺牲品。   这种制造内部对立、背叛同胞的做法,是彻头彻尾的民族悲剧。   那么,德国为何要一意孤行,重蹈历史覆辙?其背后是地缘焦虑、经济利益与政治野心的丑陋交织。   2023年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将俄视为“最大安全威胁”,并启动“时代转折”政策,彻底背弃了二战后不向冲突地区运送武器的承诺。   在美国特朗普政府提出“放弃领导权”后,德国便迫不及待地试图主导欧盟安全议程。   这种不自量力的做法,本质上是想借机实现自己的霸权野心,迎合美国的战略图谋,将欧洲的安全绑上自己的战车。   军工企业的利益驱动更是赤裸裸。以莱茵金属公司为代表的军火商订单激增,赚得盆满钵满。   德国主导的“欧洲天空之盾”倡议已获24国加入,其背后是巨大的军火贸易利益。   德国政客们正用民众的税款和安全,为军工复合体输送利益。   默茨联合政府通过对俄强硬来争取选票,压制国内亲俄言论。   甚至计划在2027年重启征兵制,强迫年轻人上战场。这种绑架民意、牺牲未来的做法,暴露了其战争贩子的真实面目。   历史的教训殷鉴不远,但德国政客似乎已选择性遗忘。   俄方高官梅德韦杰夫已发出严厉警告:“德远程武器攻击俄罗斯本土,将触发对等反击”,甚至暗示不排除打击柏林。   面对如此清晰的红线,柏林仍在玩火。   德国联邦国防军装备老化、弹药储备仅够数日的现实,更让其扩军计划显得荒唐可笑。   扩军不仅面临征兵难题,更挤占了本应用于社会福利的预算。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最终只会拖垮自己。

0 阅读:12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