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直接拉满,美国和日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 11月16日中国公开展示的HQ-20防空系统实弹发射画面——确实让美国和日本最担心的事情变成了现实,这款填补中国防空体系空白的新装备,不仅已经形成实战能力,更直接戳中了两国空中作战的软肋。 美国和日本这些年在亚太地区耀武扬威,靠的就是空中力量的优势,尤其是美国的F-22、F-35隐身战机和“战斧”巡航导弹,还有日本跟风部署的F-35机群,总觉得能凭着隐身和远程打击能力随心所欲,可HQ-20一亮相,就相当于给他们的空中优势泼了一盆冷水。 HQ-20的性能参数可不是虚的,弹长约5.2米,弹径0.34米,看着纤细却藏着大能量,最大射程能达到150-160公里,配备新一代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发动机工作时间长达120秒,这意味着它在飞行末端还能保持4马赫以上的高速,对付高超音速目标也不在话下。 关键是它的制导系统,采用“惯性制导+中段指令修正+末段主动雷达制导+红外末制导”的复合模式,有源相控阵体制的雷达导引头探测距离超过30公里,就算是RCS=0.01平方米的隐身目标也能精准锁定,这可不就是专门针对F-22、F-35这类隐身战机设计的。 而且它单辆发射车就能携带8枚导弹,还能同时拦截8个空中目标,抗饱和攻击能力比之前的HQ-16提升了60%,不管是超低空突防的巡航导弹,还是中高空飞行的战斗机,都能一网打尽。 配套的雷达系统更是让美日头疼,JY-27V和YLC-8E两款反隐身雷达堪称“隐身战机克星”。JY-27V早就经过实战检验,在叙利亚战场上曾精准锁定过以色列的F-35,委内瑞拉用它还抓拍到过美军F-22的踪迹,几分钟就能快速架收,探测精度一点不输微波雷达。 YLC-8E就更厉害了,运用“能量反隐身”技术,天线阵面集成了数千个氮化镓T/R组件,探测距离达到500公里,对RCS=0.001平方米的隐身目标探测距离都超过200公里,就算是弹道导弹也能探测到700公里以外。 有了这两款雷达的配合,HQ-20还能通过数据链接收预警机、卫星等外部信息,实现“超视距拦截”,拦截线直接向前延伸50-80公里,相当于在敌人的攻击路径上提前设好了关卡。 美国一直引以为傲的“战斧”巡航导弹,在HQ-20面前也讨不到好。要知道,“战斧”Block5a型反舰巡航导弹射程1600千米,虽然射程不短,但飞行速度只有0.7马赫,慢悠悠的飞行过程中很容易被发现和拦截。 之前海湾战争中“战斧”凭借85%的作战成功率一战成名,但那是面对伊拉克落后的防空体系,现在碰到HQ-20这样的先进防空系统,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HQ-20的红外末制导方式对这类高速飞行的目标探测特别灵敏,再加上超快的飞行速度和精准的制导,“战斧”导弹想要突破拦截简直难如登天。 而日本部署在冲绳的F-35机群,原本想着靠隐身性能抵近侦察或攻击,现在有了HQ-20和反隐身雷达的组合,刚起飞可能就被锁定,所谓的隐身优势瞬间荡然无存。 HQ-20的列装让中国防空体系形成了完整的多层次防御网,之前有HQ-9负责远程防空,HQ-16负责中程,HQ-17负责低空,现在HQ-20补上了中远程反隐身、反高超音速目标的空白,从10米到25公里的作战高度全覆盖,再加上海基部署的潜力,能和海红旗9C配合组成舰载防空体系,不管是陆地要地防空还是海上舰队防护,都有了更可靠的保障。 美国和日本之前总觉得能靠着空中力量在亚太地区掌握主动权,可HQ-20的实战能力一公开,他们才发现自己的软肋被死死捏住了,隐身战机不敢轻易靠近,巡航导弹的威慑力也大打折扣,原本的优势变成了短板,这可不就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嘛。 毕竟之前靠着技术优势横行惯了,突然碰到能精准克制自己的装备,那种落差感和焦虑感,估计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