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决裂了?德国总理默茨最近公然表示,绝不准由中方生产的组件进入德国未来的6G网络建设中来。 默茨上台后就跟之前的总理路子不一样,不想再跟中国这边走得太近,总提什么“数字主权”,意思就是自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得自己说了算,不能依赖别人。 其实背后还有欧盟的压力,欧盟一直在推一个政策,想把所谓“高风险供应商”的设备从网络里清出去,还想把这变成强制规定,不遵守的国家可能要受处罚。 再加上美国一直在旁边吹风,说中国的通信设备不安全,虽然从来没拿出过真凭实据,但德国这些欧洲国家多少都得看美国的脸色,默茨这么表态,一方面是想在国内显示自己强硬,另一方面也是给欧盟和美国一个交代。 可话说回来,这事儿说说容易,真要干起来比登天还难,首先得花钱,而且是花老多钱,现在德国的通信网络里,中国产的设备占了不少,不管是城市里的通信塔,还是农村的信号站,好多都用的是中国厂商的产品,这些设备没坏没毛病,信号又稳定,现在要硬生生拆下来换成别的,光买新设备就得花一大笔钱,还得付拆除和安装的费用。 这些钱最后还不是从德国老百姓口袋里掏,政府要拿财政补贴运营商,说白了就是全民为这事儿买单,运营商自己也不乐意,本来用中国设备又便宜又好用,换成欧洲本土的设备,价格贵了不少,性能还不一定比得上,等于给自己增加成本。 到时候可能会出现有的地方没信号,有的地方网络时断时续,甚至高铁调度、工厂生产都会受影响,之前有国家试过这么干,结果5G建设推迟了好几年,网络中断的情况经常发生,老百姓怨声载道。 德国的铁路系统好多都用的是中国的通信设备,要是拆了换,高铁晚点、货运延误都是大概率的事,到时候不光老百姓出行受影响,企业的生意也得受牵连。 而且德国想自己搞6G,根本绕不开中国的技术,现在6G相关的核心专利,中国占了很大一部分,好多关键技术都是中国企业先研发出来的。 德国要是真不用中国的组件和技术,等于从一开始就少了一大块核心支撑,想靠自己和欧洲盟友搞出6G,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欧洲那俩主要的设备厂商,就算开足马力生产,也填不上中国企业留下的空缺,到时候可能还得找美国厂商帮忙,等于刚摆脱一个依赖,又跳进另一个依赖里,换汤不换药。 默茨还说要跟法国商量,一起摆脱对中美两国的技术依赖,搞欧洲自己的数字技术,这想法听着挺美好,可现实很骨感。 欧洲在芯片、通信核心技术这些方面,本来就比中美落后一截,想短时间内赶上来根本不现实,现在全球科技竞争这么激烈,大家都在抢时间搞研发,德国却要花好几年时间拆设备、换设备,等他们折腾完,别人的6G可能都已经商用了,到时候德国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跑,所谓的“数字主权”根本就是空谈。 德国的安全机构之前查过,没发现中国设备有任何安全问题,可还是要拿安全当借口,反观美国,之前明明曝光过监听德国政要和企业的事情,德国却不敢说什么,反而对着没任何过错的中国企业下手,这双重标准也太明显了。 核心原因就是现在地缘政治紧张,德国想站在美国和欧洲这边,通过疏远中国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哪怕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技术发展速度也在所不惜。 德国的汽车工业是出了名的厉害,而未来的汽车行业,不管是自动驾驶还是智能互联,都离不开6G网络的支持,6G能实现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这是自动驾驶最需要的技术。 现在德国非要放弃成熟又好用的中国技术,去搞一套又贵又不好用的系统,等于是自己给汽车工业的发展设障碍,到时候别的国家的智能汽车都用上先进的6G网络了,德国的汽车还在为网络延迟发愁,竞争力肯定会下降,最后受损的还是德国自己的企业和工人。 其实所谓的“去风险”根本就是个伪命题,真正的风险不是来自中国的设备,而是来自这种出于政治目的的技术封锁和脱钩。 科技的发展本来就需要开放合作,现在非要人为地画一条线,把彼此隔开,只会让技术进步变慢,让消费者花更多的钱,让企业失去更多机会,德国现在的做法,就像是为了迎合别人,故意给自己绑上手脚,最后只会在科技竞争中慢慢落后。 科技竞争拼的是实力,不是靠排斥别人,靠政治手段打压竞争对手,或许能逞一时之快,但长远来看,只会让自己失去进步的动力和合作的机会,开放合作才能共赢,封闭排斥只会自食恶果。 大家聊聊,你觉得德国最后能坚持不用中国的6G技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