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动手了!中国对日本实质性反制即将开始!11月19日,根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媒引述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说,中国政府已向日本通报将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中国今天上午通过正式的外交渠道联络日本,并指此举可能是针对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围绕“台湾有事”国会答辩的反制措施。 事实上,在高市早苗发表不当言论后,中方并非没有给日本纠正错误的机会。我们曾通过外交途径传递立场,希望日本方面能认清问题的严重性,推动高市早苗撤回错误言论。但日本方面显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依旧放任这种损害中日关系根基的言行存在。 既然日方不珍惜双方维护关系的努力,中方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就成了必然选择。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这不是一时冲动的决定,而是基于事实和国际法作出的合理反应,每一步都符合外交惯例和国际通行准则。 从现实角度看,中国市场对于日本水产品行业而言至关重要。长期以来,中国都是日本水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之一,大量日本渔业从业者依赖对华出口维持生计。中方暂停进口的决定,无疑会让日本相关产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 这种压力并非中方刻意施加的惩罚,而是日本政府错误政策带来的自然结果。高市早苗作为日本首相,本应清楚台湾问题的敏感性,却在国会这样正式场合发表不当言论,这种行为本身就破坏了中日关系发展的良好氛围。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经贸往来密切,民间交流频繁,这本是双方共同的财富。但所有合作的前提,都是必须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所在,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 此前,中方在处理中日关系时一直保持着理性和克制,始终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即便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也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沟通,希望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可这次高市早苗的言论,已经超出了正常分歧的范畴,触及了中方的底线。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口头警告已经不足以表明中方的立场,必须采取实质性措施,让日方清楚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的反制措施始终保持在合理合法的框架内。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本质上是维护中国消费者权益和国家利益的必要举措。毕竟,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会掉以轻心。 日本方面现在应该做的,不是抱怨中方的反制措施,而是深刻反思自身的错误。高市早苗的言论已经给中日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日本政府需要拿出切实行动来弥补,而不是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日本能够正视历史和现实,撤回错误言论,重新回到尊重中方核心利益的轨道上来,中日关系依然有机会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正轨。但如果日方继续执迷不悟,那么中方还会有更多后续措施,届时日本将面临更严重的后果。 从国际社会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国家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市早苗的言论不仅违背了中日建交时的相关承诺,也违背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自然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中国一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但和平发展不意味着软弱可欺,在核心利益受到损害时,中国必然会采取坚定有力的措施进行捍卫。这一点,任何国家都不应该抱有侥幸心理。 此次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它告诉日本,也告诉所有国家,中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绝不会有丝毫动摇。任何试图挑战中国底线的行为,都将付出应有的代价。 对于日本渔业从业者来说,他们本不该为政府的错误决策买单。但这一结果的出现,根源在于日本政府的不当言行。希望日本渔业从业者能够认清真相,向政府施压,推动政府纠正错误,避免自身利益受到更大损害。 中日关系的发展,需要双方共同努力。中方始终保持着开放和诚意,但这种诚意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如果日方能够拿出同样的诚意,正视并解决问题,那么中日两国在经贸、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依然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可如果日方继续无视中方的核心利益,坚持错误立场,那么中日关系只会进一步恶化,这不仅不利于双方,也不利于整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相信日本政府能够权衡利弊,作出正确的选择。 总之,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反制措施,完全是由日方的错误行为引发的。责任不在中方,而在日本政府,尤其是在发表不当言论的高市早苗身上。日方只有深刻反思、纠正错误,才能为中日关系的改善创造条件,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