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女子的前同事找她借3万块钱,说5天后会还她35000元,她看同事说的可怜,

福康说案例 2025-11-19 15:36:45

重庆,女子的前同事找她借3万块钱,说5天后会还她35000元,她看同事说的可怜,都快哭了,就停掉自家装修,把3万装修款转给对方,可5天后,前同事没有按约定时间还钱,女子一问,同事就说晚点还,可以找我母亲要,万万没想到,第2天同事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女子心急如焚找前同事的母亲要钱,可对方母亲的一番话,让她瞬间崩溃了! 2025年11月5号,小吴的的前同事杨某突然联系她借钱,说他没钱用了,先借3万块钱用个5天,到时候多给她拿5000元。 杨某还信誓旦旦的说,要给小吴写一个借条。 小吴当时和杨某说,自己这几天也要用钱。 因为小吴家在装修,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 正常来说,往出借钱一定是特别信任的人,而杨某只是一个前同事,又不是亲戚、朋友,一般像3万这些钱是不会借的。 但杨某虽然是小吴曾经的同事,不过,杨某离职后,两人还有联系。 而且,杨某在和小吴借钱的时候,说的的可怜巴巴,都要哭了,说追债的都追到他屋里面了,实在没办法了,就求着小吴帮帮自己。 小吴见他可怜,对杨某提出的多给5000块钱也有点动心,心一软,就停掉了自家装修,把3万工程进度款借给了杨某。 杨某倒也讲究,在微信上给小吴发了一个借据,收了3万块钱。 就在小吴以为杨某5天后就会还她35000元,可不料事与愿违,11月10号那天杨某迟迟没有还钱。 小吴有点慌了,当天晚上她等不及问了杨某什么时候还钱? 杨某告诉她,晚点还。 万万没想到,第二天,小吴联系杨某却联系不上,之后她通过各种方式去找杨某,可对方却消失的无影无踪。 小吴心急如焚,自己停掉装修把钱借给杨某,可他失踪了,这人怎么能这么不靠谱。 其实,之前杨某每个月都会找小吴借钱,不过基本上都是千八百的那种,有时他还钱的时候,还会多给小吴一百二百的。 小吴觉得有借有还,有时还多给点,就没有对他设防,却没想到,杨某这次居然食言了。 小吴想起来杨某在借钱的时候说过,要是找不到他还钱,就去找他母亲,让他母亲还。 于是,小吴抱着一丝希望,找到了杨某母亲的住处,可让她意外的是,杨某母亲已经搬离了该小区。 小吴找到杨某母亲的联系方式,对方却说她对儿子借钱的事压根就不知情。 杨某母亲告诉小吴,我儿子半年前就把我拉黑了,他连我都坑,平时关系不怎么好。 另外,杨某母亲表示不会给儿子还钱,因为自己没有钱,自己在超市上班,一个月3、4千块钱,哪来的钱还,再说都把儿子养到18岁了,都养大成人了,凭啥还为他负担啊。 小吴听完杨某母亲的话瞬间情绪崩溃,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她愤怒地在电话这边指责杨某母亲说:搞错没有,你儿子让我找你,你是他 妈,我现在就找你还钱。 杨某母亲在电话那头回复道:你搞的莫名其妙的。 小吴更加激动冲着电话喊:那我们就慢慢扯,我天天到这守着,你有本事天天不回来。 杨某母亲说:我不想跟你说,我给你说,你们之间有什么经济往来,你们自己去协商。 小吴彻底崩溃,杨某的母亲表示不会替儿子还钱,而且,她对此并不知情。 那么,问题来了,杨某在借钱时说母亲会给他托底,母亲有替儿子还款的责任吗? 此事中,杨某母亲明确表示对借款不知情,且未在借据上签字或提供担保,亦未与杨某一起使用该借款,因此,无偿还义务。 小吴要求杨某母亲代偿缺乏法律依据,不会得到支持。 对此,小吴也明白。 小吴说关键这笔钱是她装修房子的钱,现在装修公司都已经停工了,自己把钱借给杨某当时说好5天还,却不曾想弄到这个地步。 目前,小吴已经去法院起诉了杨某。 有人说,你看借3万,5天后还35000,他都没钱用,5天后就有5000了? 这就是你图她的利息 她只想图你的本金。 你信不信平时都不联系你的人,有一天突然联系你,那一定是借钱。 不借钱,朋友没了;借钱,朋友没了,钱也没了。 从小我妈就给我说,如果你要借钱给别人,那就要做好是送给别人的打算,如果你做不到就不要借。 此事中,小吴和杨某的借贷关系成立吗? 《民法典》第667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杨某通过微信向小吴提出借款3万元,并承诺5天后还3.5万元(含5000元“好处费”),小吴同意并转账。 双方虽未签订纸质合同,但杨某通过微信写了借据、转账记录已形成完整证据链,足以证明借贷关系合法成立。 不过,那杨某承诺多给小吴5000元算不算利息呢? 记者帮小吴算了一下,5000元利息对应5天,年化利率高达1217%,远超法定上限。 所以,具体利息金额还需要法院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 最后想说,不管是谁借钱,一定要谨慎出借,最好看看对方有没有还钱的能力,不要被对方给的好处所迷惑。要保留好相关证据,不然一旦对方不还钱,会比较麻烦。 关注@福康说法 从日常点滴学法律,生活安稳更有底

0 阅读:69
福康说案例

福康说案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