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突然宣布了,称其无人机部队于11月14日袭击俄罗斯

优雅高耸的山丘 2025-11-19 02:18:39

就在刚刚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突然宣布了,称其无人机部队于11月14日袭击俄罗斯新罗西斯克附近防空阵地,摧毁4套S-400发射装置和两部雷达。 同一晚间,俄军对乌克兰苏梅地区实施打击。据俄媒报道,疑似动用“匕首”或“锆石”,目标为一处地下掩体,是否涉及外籍军官尚无权威确认。 细看这轮交手,乌方打掉阵地的战果来得快,但对整体防空网的持续影响在减弱。以克里米亚大桥为例,早期袭击造成中断,此后多次再袭中断时间明显缩短。 反过来看俄方,报复打击更集中在基础设施。乌方披露,多座火电站和变电设施受损,入冬后电力缺口扩大,临时限电公告增多。 炼油与燃料这块也能说明问题。乌方多次袭击俄境炼化装置后,俄方通报通过分散产能与抢修使供给恢复,国内成品油供应未见长期下滑的公开数据。 至于“掩体里有大人物”的说法,源自尼古拉耶夫地下组织协调员列别德夫的表述,尚未被独立渠道证实。可以确认的是,黑海方向大型侦察无人机活动频繁,公开航迹多次显示在相关海域巡航。 外部支援在设限,这一点在武器使用规则上体现得很清楚。多国强调射程与用途限制,公开援助清单显示,近几个月交付节奏低于此前高峰期。 人员补充同样吃紧。多家媒体报道乌方扩大征召范围,轮换周期拉长,基础训练时间被压缩,前线单位的消耗难以完全补回。 俄军的打法则更像稳步推进。公开战报与卫星图对照显示,前线以火力磨损为主,控制线缓慢前移,外媒估算俄方控制乌境接近五分之一。 地图上的压力点也在变化。库皮扬斯克方向交火密集,后方通路承压;波克罗夫斯克一线成为新的焦点,有分析认为一旦形成突破,将带来连锁影响。 回到这次互炸,本质不在于是否击中所谓“关键人物”,而在于谁能在防空、修复、补给和轮换上扛得更久。 当一方的突袭更多停留在点状效果,而另一方能把报复转化为系统性削弱,长期走势就会呈现出可见的倾向。 眼下能看清的只有这点:短促的爆点还会出现,但决定胜负的,依旧是持续的产能、弹药、能源和人力补充。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优雅高耸的山丘

优雅高耸的山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