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阿联酋航空一位“空姐”冒着生命危险,爬到828米高的哈利法塔塔顶,

司马槑谈过去 2025-11-18 22:03:51

2021年,阿联酋航空 一位“空姐”冒着生命危险,爬到828米高的哈利法塔塔顶,只为了跟一架A380飞机拍张照片。 2021年,一张照片在网上炸开:一个穿着阿联酋航空制服的“空姐”,孤零零地站在世界最高建筑——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塔尖上。她手里还举着牌子。 就在大家以为这已经是极限操作时,阿联酋航空放出了“续集”。 还是那个塔尖,还是那个“空姐”,但这次,一架A380,这个星球上最大的客机, 带着迪拜世博会的涂装,从她身后呼啸而过。 镜头拉近,飞机和人几乎同框,近得让人窒息。 这玩意儿一出来,评论区立马炸了:“假的,绝对是绿幕!”“这特效做得真好,P图P的吧?”“空姐是P上去的,飞机也是P上去的。” 但阿联酋航空很快甩出幕后花絮,配上一句潜台词:不好意思,全是真的。 这一下,比广告本身更震撼。这已经不是拍广告了,这是在拍一部混合了极限运动和航空奇迹的纪录片。 咱们先聊聊这位“空姐”。她根本不是空姐,阿联酋航空倒是海选过自家员工,但最后还是决定,这活儿得让专业的来。 她叫妮可史密斯-卢德维克,一个专业的跳伞运动员和社交媒体达人。换句话说,人家是玩高空的祖师爷。 但专业不代表不危险。 首先,她站的地方是哪?哈利法塔的尖顶。那不是一个平台,那是一个避雷针的基座。根据幕后视频,妮可活动的空间,直径只有1.2米。 你现在站起来,看看你脚下一米二的范围有多大。想象一下,你站在这个圈里,而你脚下是828米的虚空,没有护栏,风跟刀子一样刮。 为了这个镜头,妮可和拍摄团队在日出前就得出发。他们要先坐电梯到160层,这已经是普通游客的尽头了。然后,他们还需要再花1小时15分钟,顺着内部狭窄的管道和梯子,往上爬,最后才能钻出那个尖顶。 妮可身上确实绑了安全绳,藏在制服下面。但她不是上去拍个照就走。为了捕捉最完美的日出光线和飞行镜头,她和团队在那个1.2米的圈里待了足足5个小时。 800多米的高空,风速、温度、稀薄的空气,每一样都是考验。这已经超越了“敬业”,这是在拿命换镜头。 如果说妮可的操作是9.9分的冒险,那A380飞机的操作,就是10分的疯狂。 很多朋友可能觉得,不就是飞过去一下吗? 这里面的技术含量,比站在塔上高太多了。 首先,A380是什么?是空中巨无霸,是为万米高空的洲际巡航设计的。它的正常巡航速度接近600英里/小时。 但为了配合拍摄,这架A380必须飞得极慢。慢到多少?145节。 145节对于A380来说,几乎是刚刚起飞的抬轮速度,接近失速边缘。 我打个比方:这就像你开着一辆法拉利,却被要求用时速5公里去爬一个陡坡,还不能熄火。 飞机飞得太慢,升力就不够,极易失控。而它飞行的地点,是迪拜市中心,旁边就是828米的哈利法塔。 其次,是高度。哈利法塔828米,妮可站在上面差不多830米。这架A380的飞行高度必须精确控制在2750英尺。 在低空,气流极其不稳定,尤其是在有超高层建筑的城市中心。飞机要保持这个高度,以“自杀式”的慢速,精确地从塔尖半英里外的地方掠过。 为了一个完美的镜头,这架注册号为A6-EEU的A380,在哈利法塔周围足足盘旋了11次。 每一次飞越,对飞行员团队都是一次极限的压力测试。任何一点小小的机械故障、操作失误或突来的侧风,后果都不是“NG重来”,而是全球头条的灾难。 聊到这,你肯定会问:为什么? 2021年,CGI技术已经登峰造极了。好莱坞大片里炸地球都跟玩儿似的。阿联酋航空想做个飞机飞过塔尖的广告,找个特效公司,可能花钱更少,也绝对安全。 他们为什么非要实拍? 这就是我想聊的。这背后是阿联酋,特别是迪拜的一种“炫耀”逻辑。 这则广告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庆祝阿联酋被英国列入“琥珀色旅行名单”,旅游限制放宽了;第二个是宣传2020年迪拜世博会。 世博会号称“世界上最伟大的表演”。你怎么宣传“最伟大”? 你必须用一种别人无法复制的方式来证明。 CGI谁都能做,但调动一架A380、关闭部分空域、组织全球顶尖的飞行员和特技演员、在世界第一高楼上实拍——这只有迪拜和阿联酋航空能做到。 他们不是在卖机票,他们是在展示一种“极致的执行力”。 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他明明可以靠内力震碎杯子,但他偏要用手指,在不发出声音的情况下,把杯子捏成粉末。 当今世界,“真实”才是最顶级的奢侈品。 在一个充满滤镜、特效和虚拟现实的时代,阿联酋航空用最“笨”也最“硬核”的实拍,完成了一次最震撼的品牌展示。它向全世界说:你看,我们不仅有世界最高的楼,最大的飞机,我们还有能力和胆量,让它俩以你不敢想象的方式同框。 这,就是迪拜。

0 阅读:0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