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藏得有多深?很多人还以为,打了三年仗,俄军已经被“掏空”了。错了!真相是,它在乌克兰用的大部分都是“二流”装备;而它真正用来,对付北约的“王牌”,现在,才刚刚,拉出来! 过去三年,俄乌战场上的俄军装备一直被外界诟病 “老旧”“落后”。大家看到的,要么是苏联时期遗留的 T-72 坦克、S-300 防空导弹,要么是翻新后的老式火炮,偶尔出现的先进装备也只是零星部署,看起来完全不像军事强国该有的样子。 不少西方媒体更是煽风点火,说俄军的精确制导导弹库存已经耗尽,先进战机不敢大规模投入战场,连弹药都得靠 “凑数” 维持,甚至预测再打几个月俄军就会 “弹尽粮绝”。 可这些看似 “拉胯” 的表现,其实都是俄罗斯的刻意为之。它在乌克兰战场的核心目标,从来不是用最先进的装备速战速决,而是用最低成本消耗乌克兰的有生力量,同时试探西方的援助底线。 那些被外界嘲笑的 “二流” 装备,本身就是冷战时期的库存,与其放在仓库里生锈报废,不如投入战场发挥余热,既节省了维护成本,又能达到消耗敌人的目的,简直是 “一举两得”。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一直把北约当成真正的潜在对手,手里的 “王牌” 自然不会轻易用在乌克兰战场。 近期,随着北约对乌援助不断升级,甚至有成员国计划向乌克兰提供 F-16 战机、爱国者防空系统等先进装备,俄罗斯终于不再藏着掖着,开始陆续亮出压箱底的宝贝。 首先登场的就是 “萨尔马特” 洲际弹道导弹,这款被北约称为 “撒旦 - 2” 的大杀器,射程超过 1.8 万公里,能携带 10 枚分导式核弹头,还能搭配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突防能力极强,几乎没有任何防御系统能拦截。 俄罗斯近期不仅公开了 “萨尔马特” 的试射画面,还宣布已经开始批量列装部队,直接给北约敲响了警钟。 紧接着,“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的部署规模也明显扩大。这款能由米格 - 31 战机携带的高超音速武器,速度超过 10 马赫,能精准打击航母、军事基地等重要目标,之前在乌克兰战场只偶尔使用,现在却频繁出现在俄罗斯西部边境的军事演习中,针对性不言而喻。 还有 “口径” 巡航导弹,虽然之前在战场上也有使用,但俄罗斯近期公布的新型号,射程更远、精度更高,还能携带核弹头,威慑力直接翻倍。 除了导弹,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也开始活跃起来。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多次出现在北冰洋海域,进行潜射导弹试射;图 - 160、图 - 95MS 战略轰炸机也频繁开展远程巡航,甚至逼近北约国家领空附近,用实际行动展示核威慑能力。 更让人意外的是,俄罗斯近期还公开了 “佩列斯韦特” 激光武器系统、“天王星 - 9” 战斗机器人等新型装备,这些之前只在军事展上亮相的 “黑科技”,现在已经开始部署到关键区域,专门用来应对北约的先进武器。 俄罗斯的这波 “亮底牌” 操作,直接打了西方的脸。之前一直唱衰俄军的西方媒体,现在纷纷改口,承认俄罗斯的军事底蕴远超想象。 其实俄罗斯的 “深藏不露”,早有迹可循。作为继承了苏联大部分军事遗产的国家,俄罗斯的武器库存和研发能力一直被外界低估。 它每年的军费虽然不如美国,但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战略核力量、高超音速武器等 “王牌” 装备的研发和维护上,常规武器领域则尽量 “精打细算”。 俄乌战争对俄罗斯来说,更像是一场 “实战练兵”,既检验了老旧装备的实战效果,又磨合了新的作战体系,为未来应对北约做好了准备。 如今,俄罗斯的 “王牌” 装备陆续亮相,北约国家的态度也明显变得谨慎起来。之前积极向乌克兰提供先进武器的国家,现在开始犹豫要不要继续加码,担心过度刺激俄罗斯会引发报复。这也正是俄罗斯想要的效果,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的威慑目的。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