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钱学森归国前,特意和已经是康奈尔大学教授的郭永怀长谈,并说,“祖国需

混沌于浮云 2025-11-18 19:44:59

1955年,钱学森归国前,特意和已经是康奈尔大学教授的郭永怀长谈,并说,“祖国需要你!”为冲破阻挠,郭永怀在送别酒会上当众烧毁全部研究手稿,毅然于1956年携全家回国。 1955年夏,钱学森经过日内瓦会谈的外交努力,终于获准离开美国。他开车数百公里到纽约州康奈尔大学,找到郭永怀的办公室。两人关门谈了几个小时,钱学森讲述拘留经历,当局如何拒绝护照申请,甚至隔离在岛上。郭永怀边听边记,偶尔问细节。谈话中,钱学森提到国内重建急需人才,空气动力学专家的作用关键。他几次强调郭永怀的专长对国家至关重要。郭永怀回应,但表示已答应同事威廉姆·西尔斯一项跨声速任务,需要先完成。 此后,郭永怀调整工作节奏。他推掉涉密项目,专注整理笔记和未发表论文。美方情报人员上门询问行程,住所附近常有黑衣男子出现。郭永怀通过律师办手续,同时写信给钱学森,确认国内接收事宜。1956年夏,他定下归国日期,在住所后院办送别聚会。邀请学生和同事,现场点起篝火。他取出十年积累的手稿,包括科研笔记和计算草稿。李佩帮忙,一页页投进火里。学生们围观,有人劝阻,指出这些是珍贵成果。 郭永怀解释,此举防当局借口扣押,确保出境。他引用钱学森资料被没收的例子,这些文件从决定归国起,就该属于祖国。火焰烧掉最后一份后,聚会散去。郭永怀夫妇打包行李,只带生活用品和少量书籍。登船前,海关检查箱子,没发现问题。轮船晚开两小时,同行张文裕和王承书夫妇也经审查。船上,他们拍照留念。1956年秋,全家抵达天津港。 郭永怀归国前,多次收到挽留,如升职或高薪,但都拒绝。他烧毁手稿的举动,震惊在场人,却也化解了潜在麻烦。钱学森已回国,信中催促郭永怀多带人才。这次长谈,成为郭永怀决定的转折。 归国后,郭永怀与钱学森两家在中关村特楼做邻居。钱学森主持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郭永怀任副院长兼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副所长。他投身高超声速流体力学、爆炸力学和电磁流体力学研究,建立实验室,指导团队。两人合力创办力学学会和空气动力学学会,推动基础研究。在西北试验基地,他们攻克导弹气动设计和再入大气层热防护技术。 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其中气动模拟计算有他们的贡献。1967年6月,氢弹空爆试验完成,这些项目集结了基地团队努力。郭永怀主导原子弹力学研究,钱学森负责整体协调。工作间隙,两对夫妇偶尔外出野餐,拍合影留念。 1968年12月4日,郭永怀在青海基地分析热核导弹数据,急于汇报,乘晚间伊尔-14飞机从兰州飞北京。次日凌晨,飞机在北京首都机场附近400米高度失控,坠地起火。救援人员在残骸中发现郭永怀与警卫员牟方东尸体紧抱,胸腔间夹着绝密文件袋,未损毁。这份资料转交钱学森,用于后续试验。郭永怀遇难时59岁,钱学森安排后事。 1999年,郭永怀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表彰其贡献。他一生三次转专业,从物理到航空,再到核武器研究,每次都因国家需要调整。

0 阅读:90

评论列表

晓枫

晓枫

2
2025-11-18 20:24

拥有那么一些人 愿意担负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