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不会爆发战争,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现在已经处于战争状态,只不过现在打的是经济战、科技战,那会不会发生热战,再明确的告诉你,他不敢,否则,他还会等到现在吗? 全球风云变幻,两大经济巨人间的暗战悄然升级,炮火未鸣,硝烟已起。经济链条断裂,科技封锁加码,这场无声较量何时升级?热战阴影笼罩,却为何迟迟未现? 中美这事儿,总让人觉得像过山车,一会儿缓和,一会儿又绷紧弦。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日子能不能稳当过下去。回想起来,这场博弈从2018年3月美国启动301调查开始,就没消停过。那时候,美国对34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我们也没闲着,马上反制大豆、汽车等美国产品。贸易额那年下滑了,但中国经济韧劲儿足,很快就稳住阵脚。 转眼到2019年5月,美国把华为等企业扔进实体清单,卡脖子从贸易延伸到科技。华为手机全球卖得火热,突然间美国供应商断供,生产线得赶紧找替代。我们呢?加大研发投入,麒麟芯片一步步迭代,5G技术照样领跑。2020年1月,第一阶段协议签了,关税部分暂停,可科技壁垒没拆。北京谈判桌上,中方代表有理有据,争取到大豆采购承诺,美国那边也得让步。 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又出招,发布半导体出口管制,针对先进芯片,荷兰ASML的光刻机都得看美国脸色。中国企业不慌,南京、西安的集成电路厂加班加点,国产7纳米制程逐步成熟。2024年5月,美国对电动汽车、太阳能板加征100%关税,天津港出口订单缩水,可我们转向东盟市场,贸易份额稳升。 进入2025年,事儿更热闹了。1月20日特朗普重返白宫,脱钩口号喊得响,3月4日起我们对美国商品加征报复关税,包括稀土元素、电动车电池。10月10日,美国宣布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追加100%关税,还加强软件出口管制,回应我们的稀土管制。内蒙古矿区稀土出口一收紧,美国那边就急眼,全球供应链抖三抖。贸易额虽降到数千亿美元,但深度联系没断,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15%,新兴市场占比近50%。 这不光是关税数字游戏,更是经济实力的较量。美国想通过“小院高墙”把中国高端制造挡在外头,维护美元霸权和产业链顶端。可中国有全球最全工业体系,世界工厂地位不是白来的。2025年上半年,美国拉日韩搞芯片联盟,试图排挤我们,北京中关村的实验室却在加速自立,投入超万亿研发高性能芯片。贸易摩擦从加征关税,到金融长臂管辖,全方位围堵,可我们坚持双循环格局,内需拉动,外贸多元化,缓冲了冲击。 科技战打得更狠,从光刻机到EDA软件,美国卡得死死的。2019年后,华为5G基站受限,东莞工厂转向国产部件,信号技术照样优化。2025年12月,美国启动对传统半导体301调查,审查我们的成熟制程芯片主导地位。可中国企业已建起自主供应链,武汉光谷的激光刻蚀设备逐步取代进口。专家说,这场科技战是中国无法回避的,但我们展现战略定力,推进外贸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经济战里,制造业回流是美国老调重弹,可实际效果呢?盟友不全买账,日本企业还得靠中国市场。2025年10月,全球金融市场乱成一锅粥,美中贸易紧张升温,高科技出口管制层层加码。我们的反制有理有利有节,稀土管制一出,美国电动车电池链子就绷紧。克鲁格曼这样的经济学家都批特朗普关税政策,说美国会输,因为中国经济规模大,政策更稳。 说到这儿,就得聊标题里的核心:中美会不会爆发战争?老实说,现在已经打起来了,只不过不是枪炮,而是经济战和科技战。这场广义战争从贸易账本到手机芯片,无硝烟却影响深远。美国通过实体清单锁死高端咽喉,试图迟滞我们产业升级,争夺全球价值链定价权。 中国今天不是一百年前的模样,工业门类齐全,区域拒止能力强。在家门口动手,全球供应链瞬间崩盘,从手机到药品,全世界买单。美国情报报告把中国列为最大威胁,可也承认军事现代化、网络攻击、经济胁迫的风险,但热战可能性评估为零或中等。 历史证明,在核心利益上,中国从不退缩。2025年美中达成战术协议,美国暂停50%附属规则一年,我们暂停报复关税,包括稀土限制。这是个临时喘息,不是战略转向。摩根士丹利列三种场景,最坏是 tit-for-tat 继续,但和平仍是主流。热战代价太大,全球经济跟着遭殃,美国国内企业告别中国市场,信誉损耗更大。 长远看,这场博弈会持续,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定科技自立,扩大“一带一路”合作。2025年“十五五”规划启动,红色供应链突围在即,高水平开放不停步。我们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对话化解分歧,推动经贸重回正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