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拉盟友围堵,特朗普单挑中国!谁的战略更狠?

文史啊旺 2025-11-15 22:51:56

拜登的对华战略是,拉盟友组建强大的联合阵营围堵中国!而特朗普对华战略则是,杀盟友强壮美国然后再与中国终极PK! 中美这对经济体量加起来占全球三分之一的对手,关系从来就不是简单的事儿。拜登上台后就把对华政策定调成多边围堵,靠着拉拢一堆盟友搭起框架,想从四面八方挤压中国空间。特朗普呢,上次执政时就玩单干,这次2025年卷土重来,还是那套美国优先,先砍盟友开支把自家肌肉练壮了,再直球和中国过招。两种路子,一个是抱团取暖,一个是独狼突进,说到底都瞄准了贸易、科技和供应链这些痛点,但玩法天差地别。 先说拜登这边,从2021年他接棒开始,对华战略的核心就是印太框架。印太战略报告一出,就明确把中国定位成最大挑战,强调要和盟友一起维护所谓自由开放的地区秩序。简单讲,就是不光自己上,还得拉人下水。首当其冲的就是四方安全对话,简称Quad,这玩意儿本来是松散的聊天会,拜登一上手就升级成峰会级别。 再看AUKUS,这可是拜登团队的杀手锏。2021年9月宣布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表面是帮澳大利亚搞核动力潜艇,骨子里就是针对南海和台湾海峡的海军布局。中国一看这架势,直接抗议说这是军备竞赛。拜登没停,2023年就把技术转让细节敲定,澳大利亚的造船厂开始动工,美国还额外卖了常规潜艇过去。AUKUS不光是军事,还延伸到网络安全和量子计算,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都卷进来了。结果呢,南海巡航频率上去了,美澳联合军演从每年几次变成常态,印度洋上的存在感也强了。拜登这手牌,拉盟友的意图明摆着,就是用集体力量堵中国出海口。 北约也没闲着。拜登把印太拉进北约议程,2022年马德里峰会直接点名中国是系统性挑战,欧洲盟国开始醒悟。德国和法国起初犹豫,但2023年华盛顿峰会后,北约设立了印太联络办公室,荷兰和加拿大带头派军舰去南海自由航行。拜登还推了个芯片与科学法案,投了520亿美元补贴本土半导体,盟友们得跟着限售给中国的高端设备。荷兰的ASML公司就把光刻机出口卡得死死的,日本东芝也收紧了磁铁材料供应。 特朗普的路子就野多了。他第一任从2017年就开始喊美国优先,对盟友说白了就是“少吃美国饭,多出钱”。北约峰会上一顿喷,德国贸易顺差大就挨批,日本韩国军费低就催。结果,欧洲盟国防务开支真涨了,从2016年的不到2%到2020年平均2.1%。特朗普没把精力全扔给盟友,他先顾自家。制造业回流是重头戏,2018年钢铝关税一砸,全球都震了。中国产品首当其冲,25%的钢关税让美国本土钢厂开工率回升到80%以上。 科技封锁是特朗普的另一张牌。2018年对中兴禁售芯片,直接卡住供应链,华为5G设备在美国市场份额从15%跌到零。2019年行政令一出,稀土和半导体出口管制清单拉长,实体清单上中国企业超300家。结果,中国企业开始自研,但短期内手机芯片进口依赖度还是高。特朗普这套不靠盟友协调,全是单边行动,WTO投诉管不管他先不管,先把美国科技壁垒筑高。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签了,中国承诺买2000亿美元美国货,知识产权保护也加码,但执行起来磕磕绊绊。 转到2025年,特朗普二进宫后,这套玩法升级了。1月20日就职当天,就签了“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指示各部重审贸易协定。4月2日,行政令14257砸出10%普遍关税,针对所有进口,但中国货额外加码到20%。5月12日,又改了互惠关税率,针对中国低值进口调整到15%,覆盖电商小包。7月10日,威胁加到25%对墨加,间接挤压中国在北美的供应链。10月10日,新出口管制覆盖所有关键软件,中国软件企业进美市场基本堵死。11月1日,和中国敲定经济贸易安排,中国暂停了3月以来的报复关税,美国也缓了部分汽车关税。军事上,特朗普对盟友还是那副德行。2025年北约峰会,他又催欧洲出钱,韩国日本军费得上GDP 2%。但他没拆AUKUS啥的,相反,2月4日签了贸易执行令,间接支持印太军售。 两种战略对比起来,拜登是团队作战,特朗普是个人秀。长远看,这俩战略都暴露了美国内部问题。拜登的联盟靠不住,欧洲能源危机一闹,德国就松口和中企合作;特朗普的单干伤了自己,2025年关税推高手机价格,苹果供应链乱套。接地气说,美国想围堵中国,但中国经济体量已超18万亿,工业产值全球30%,盟友们算盘打得精,不会全绑死。中国靠内需和“一带一路”稳住,出口多元化到东盟超美国。拜登卸任后,他的框架还在国会辩论,Quad峰会照办,但特朗普上台后,欧洲盟友开始观望。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