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连装都不装了!与特朗普签下“历史性协议”后,越南不到四天就对中国出手,征重税

文史小将 2025-11-15 10:45:42

越南连装都不装了!与特朗普签下“历史性协议”后,越南不到四天就对中国出手,征重税、设关卡、查产业链,配合美国重构供应链,精准封堵中国转口贸易!一纸协议,中越正面博弈全面引爆。 全球经济格局正在快速变化,越南逐渐成为全球供应链调整的焦点。 一份与美国签署的贸易协议,就像拉响了警报,让越南在短时间内对主要贸易伙伴中国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 具体行动包括提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以及对产业链进行更严格的审查。这些举措在区域内引发了一连串复杂的贸易调整,也反映出越南试图在大国之间寻找平衡,同时急切地推动本国产业升级。 今年10月,特朗普总统在东盟峰会上促成了几项对越南有利的贸易安排。 核心内容很直接:越南出口美国的商品可以享受关税减免,例如原本可能高达46%的关税,现在降到20%。 同时,美国承诺投资23亿美元,帮助越南发展半导体产业。 对越南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长期以来,它一直想摆脱“低端代工”的标签,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对美国而言,这是一种策略:通过扶持越南,将其打造为新的全球供应链中心,从而阻断中国商品通过越南进入美国市场,逐步削弱中国在东南亚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协议签署后不到四天,越南就开始对中国商品采取行动。首先是风电塔,越南工贸部以“倾销”为由,直接加征高达97%的关税。这几乎意味着中国风电设备被完全排除在越南市场之外。 要知道,越南本土风电设备产能不到10%,过去大约80%的风电项目依赖中国设备。 随后,中国的热轧卷钢也被征收最高27.83%的反倾销税,而中国味精也被列入加税范围,每吨税额在339万到638万越南盾之间。 与此同时,越南对跨境贸易实施了更严格的管理。 过去快速通关的GMS模式基本停摆,新鲜果蔬通关经常排队两公里甚至更久。越南海关要求所有经中国进口后再转售的商品,必须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的完整单据,精确到地块编号,并由第三方机构验证。 这种做法导致大量货物滞留,例如一批价值约80万元人民币的西兰花,由于溯源文件不全,在口岸被扣了三天,最终腐烂报废。天保口岸的转口贸易占比也从上半年约65%,下降到10月下旬的28%。 越南的措施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自身短板。 美国的关税优惠并非无条件,它要求享受优惠的越南出口产品中,至少有60%的零部件必须来自越南或美国,或者本地附加值必须达到31%。 对于电子和纺织产业,这无疑是一大挑战,因为这两个行业的关键零部件大部分依赖中国进口。 如果转向韩国或日本采购,成本通常会增加约两成。虽然美国承诺建设半导体工厂,但预计要到2027年才能投产,短期内无法缓解当前需求。 面对越南的政策,中国企业也在寻找变通办法。一些企业建立了简单的组装车间,同时保留核心部件的中国生产证明,成功将风电设备关税从97%降到零,规避了高额税负和溯源审查的影响。 此外,大量转口贸易和投资开始向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转移,甚至有企业在柬埔寨建立新的中转基地。 例如云南麻栗坡的冻干咖啡贸易,已经改为直接从老挝进口加工出口,既避开越南,也减少中间环节成本。 尽管越南采取了强硬措施,中越之间的经济联系仍然非常紧密。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一直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年双边贸易额预计突破2200亿至2600亿美元。中国对越南的投资也超过了500亿美元。这种相互依存关系让越南一方面提高关税限制中国工业品进口,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放宽榴莲等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以保证出口。中国商务部已明确反对任何损害中方利益的做法。 从战略层面,中国也在其他区域加大布局,例如在东盟国家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柬埔寨的德崇扶南运河项目值得关注,这条运河绕开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可能使越南每年损失约20亿美元运输收入。此外,中国可能通过暂停部分越南农产品进口、限制基础设施投资等方式进行反制。越南总理范明政在金砖峰会期间尝试与中方沟通缓和关系,但中方保持谨慎态度。 总体来看,越南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选择了一条看似快速提升自身产业的路径,但这种策略也暴露出其产业链短板和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 美国提供的关税减免和投资并非无条件,对本地附加值的严格要求可能让越南陷入更深困境。 这场博弈结果,很可能是越南为美国承担了风险和成本,却可能损失重要的长期伙伴关系。 短期的政治和经济交易无法替代长期的互利合作与市场规律。越南当前的激进策略,就像一把双刃剑,短期内可能得到利益,但长期代价不容忽视。在国家利益、地缘战略和经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仍然是越南面临的重大挑战。

0 阅读:11
文史小将

文史小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